[实用新型]立式和面机有效
申请号: | 201520460756.4 | 申请日: | 2015-07-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69134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20 |
发明(设计)人: | 陈正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建水县天缘食品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A21C1/02 | 分类号: | A21C1/02;A21C1/14 |
代理公司: | 红河州专利事务所 53102 | 代理人: | 朱跃平;龙晖 |
地址: | 654300 云南省红河***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立式 和面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米线榨机的配套设备,具体是自熟式米线机前的一种立式和面机。
背景技术
自熟式米线机就是指不需要蒸熟面料,让面料在榨机的运动过程中生热自熟的米线机。相对于传统的外熟式米线机而称谓。
外熟式米线机榨米线是先将米面蒸熟成为糕块,或者将大米蒸熟成饭团,然后再投入榨机挤压成米线丝。这种米线机的特点是米线熟度有保障,缺点是工序较多,生产成本较高。不太符合厂家的利润目标。因此,外熟式米线机近年来有逐年减少的趋势。
自熟式米线机利用米面在榨机内部被推进过程中产生的热量将米面糊化,达到全熟的程度。显然,自熟式米线机一次将面料变成米线,省去了蒸糕或者蒸饭团的作业,工序少了,燃料消耗和工时相应降低了,生产成本自然就节省。
自熟式米线机的关键除了机器本身的技术参数之外,最重要的莫过于米面的水份含量和均匀程度了,因此要保证自熟米线机出来的米线熟化程度保持一致,质量指标稳定就必须确保整个生产过程中进入米线机的米面水分含量和均质度保持稳定。目前给米线机和面的机器多半是卧式的,米面和水是间歇式加入,如同混凝土搅拌机,操作工人只能按事先设定的配料比定量加入,开机搅拌一定时间后放出。不便于观察和控制搅拌过程和出料质量的变化,当面团在某一处结块粘住搅拌叶片时,出料就无法达到均质的要求,榨机出来的米线质量也就无法保证前后一致了。因此,有必要研发一种便于观察和控制的和面机来进一步满足自熟式米线机对进料的质量要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出一种专供与自熟式米线机配合使用的立式和面机,这种机器结构简单,便于加料放料,便于及时观察搅拌过程中的变化并及时处理,能充分保障和面对水分含量和均质的要求,和面不结团,便于向自熟式米线机连续供料,以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这种立式和面机,它有机座、电机和直立的搅拌桶,桶中有搅拌器,搅拌桶和电机安装在机座上,其特征在于搅拌器由安装在搅拌桶中的搅拌轴和轴上搅拌叶片组成,搅拌轴通过大小带轮和皮带与电机连接传动,搅拌桶的进料口朝上,出料口在侧壁。
出料口有插舌板,插舌板之外有出料槽。
搅拌桶为倒锥形桶,桶口是一个收小的喇叭口,以防止搅拌时面料溅出。
搅拌叶片为1-3层,相邻上下层的叶片对空设置。
搅拌叶片有倾斜度。
每层叶片数为2-3片,对称分布在其所在平面内。
搅拌叶片以两层为佳,每层叶片为两片,上下层的叶片对空排列成十字形。
出料槽下有一个斗桶,斗桶上接出料槽,下插置于于供料管中,供料管设置在自熟米线机的上方,以利物料自流输送。
搅拌轴通过上轴承和下轴承安装在机座上,大皮带轮安装在上下轴承的中间。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
开动机器时,搅拌桶中搅拌叶片旋转,面料定量从进料口倒入,将事先定好量的水均匀倒入桶中与米面一起搅拌,搅拌一定时间后抽开插舌板,放出和好的面料,通过斗桶和供料管给入自熟式米线机榨出米线。
两台立式和面机交替作业就可以保证给一台自熟式米线机不间断供料,实现连续生产。
本实用新型一般安装在楼上,自熟式米线机安装在楼下,这样就可以楼上和面供料。楼下榨出米线丝,让物料靠自重流动,减少输送物料的动力消耗,节约成本。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便于加料放料,便于及时观察搅拌过程中的变化并及时处理,能充分保障和面对水分含量和均质的要求,和面不结团,便于向自熟式米线机连续供料。尺寸依操作工人的身高设计,便于工人上料放料和观察,操作简单,工效高,省力节约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局部剖视)。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左视图。
图1-3中,各零部件的标号如下:
1-楼板;2-下轴承;3-小带轮;4-皮带;5-大带轮;6-电机;7-搅拌轴;8-上轴承;9-搅拌叶片;10-搅拌桶;11-插舌板;12-手槽;13-出料槽;14-机座;15-斗桶;16-供料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以申请人单位自熟米线机前的和面为例,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积极技术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建水县天缘食品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建水县天缘食品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46075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薄片成型机
- 下一篇:可自动排污的自润滑轴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