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卡轮式手动变速器有效
申请号: | 201520461302.9 | 申请日: | 2015-06-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4805492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25 |
发明(设计)人: | 金勤杨 | 申请(专利权)人: | 金勤杨 |
主分类号: | F16H57/023 | 分类号: | F16H57/023;F16H59/04;F16H3/089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300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轮式 手动 变速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变速器,具体涉及的是一种卡轮式手动变速器。
背景技术
变速器是能固定或分挡改变输出轴和输入轴传动比的齿轮传动装置,又称变速箱,是汽车、电动车、摩托车等交通工具的主要零部件之一。
传统的变速器主要分为手动变速器和无极变速器(CTV)。然而,这两类变速器目前均存在着各自的缺陷,如下所述:
(1)手动变速器,结构复杂、操作要求高,较难掌握好换挡时机。例如,汽车在驾驶的过程中,如果油门和离合器配合不好的话,耗油较为严重,而且容易驾驶疲劳。同时,手动变速器在换挡、特别是换高速挡时,如果变速器和离合器配合不好的话,换挡杆处还会产生明显的“顿挫”感,原因在于快速跳挡时,挡位之间的齿轮比较大,齿轮之间较难快速吻合,所以会产生“顿挫”感。
(2)无极变速器,它是采用传动带和工作直径可变的主、从动轮相配合来传递动力,在主、从动轮相配合的过程中,传动带容易损坏,无法承受较大的载荷,并且维护成本较高。
针对现有变速器的上述问题,本领域技术人员有必要对其进行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卡轮式手动变速器,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油耗低、且维护成本低的特点。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卡轮式手动变速器,包括变速器外壳,均设置在该变速器外壳内的输入轴和输出轴,以及设置在变速器外壳外部、且一端伸入到变速器外壳中的换挡杆,还包括均由一个主动环形锥齿轮和从动环形锥齿轮相互啮合构成、并且顺序拉直排列的一挡控制齿轮排、二挡控制齿轮排和三挡控制齿轮排;所述输入轴上设有可顺着其平移并紧固主动环形锥齿轮、以使输入轴带动其中一个主动环形锥齿轮转动的第一卡轮装置,所述输出轴上设有可顺着其平移并紧固从动环形锥齿轮、以使其中一个从动环形锥齿轮带动输出轴转动的第二卡轮装置;所述第一卡轮装置和第二卡轮装置同时与一平推机构连接,该平推机构与换挡杆伸入变速器外壳内的一端连接、并可在换挡杆带动下推动第一卡轮装置和第二卡轮装置同时平移。
进一步地,所述输入轴无接触贯穿所有主动环形锥齿轮的轴心,所述输出轴无接触贯穿所有从动环形锥齿轮的轴心。
再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还包括倒车挡控制齿轮排,该倒车挡控制齿轮排包括由输入轴无接触贯穿轴心的第一倒挡环形锥齿轮,由输出轴无接触贯穿轴心的第二倒挡环形锥齿轮,以及同时与第一倒挡环形锥齿轮和第二倒挡环形锥齿轮相啮合的惰轮。
为有效缩小变速器的整体体积,所述三挡控制齿轮排上的主动环形锥齿轮与从动环形锥齿轮之间通过转换齿轮组连接。
更进一步地,所述一挡控制齿轮排、二挡控制齿轮排、三挡控制齿轮排和倒车挡控制齿轮排上均设有可使其悬空定位的定轮片,所有的定轮片均固定在变速器外壳内壁上。
具体地说,所述第一卡轮装置和第二卡轮装置均为内环设有卡槽的连接齿轮;所述输入轴和输出轴外表面均设有与卡槽相配合、以使连接齿轮随输入轴一同转动的同时能够平移的卡条;所述一挡控制齿轮排、二挡控制齿轮排、三挡控制齿轮排和倒车挡控制齿轮排各自的环形锥齿轮的内环上均设有可与连接齿轮的齿部啮合的内齿。
或者,所述第一卡轮装置包括内置在输入轴中并可顺着其平移的第一移动杆,设置在该第一移动杆一端的第一推块,成排开设在输入轴上、并与第一倒挡环形锥齿轮和所有的主动环形锥齿轮一一位置对应的第一安装通槽,以及内置在每个第一安装通槽中、并且均可由第一推块从第一安装槽中推出至输入轴外的第一弹力杆,所述第一移动杆另一端与平推机构连接;所述第一倒挡环形锥齿轮和所有主动环形锥齿轮的内环上均设有用于第一弹力杆伸出时插入其中、使输入轴与相应环形锥齿轮连接的第一凹槽。
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卡轮装置包括内置在输出轴中并可顺着其平移的第二移动杆,设置在该第二移动杆一端的第二推块,成排开设在输出轴上、并与第二倒挡环形锥齿轮和所有的从动环形锥齿轮一一位置对应的第二安装通槽,以及内置在每个第二安装通槽中、并且均可由第二推块从第二安装槽中推出至输出轴外的第二弹力杆,所述第二移动杆另一端与平推机构连接;所述第二倒挡环形锥齿轮和所有从动环形锥齿轮的内环上均设有用于第二弹力杆伸出时插入其中、使输出轴与相应环形锥齿轮连接的第二凹槽。
更进一步地,所述连接齿轮的齿部两侧均开设有第一倒角,所有的内齿各自的两侧均开设有与第一倒角互为补角的第二倒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金勤杨,未经金勤杨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46130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剖分式填料密封装置
- 下一篇:一种有金属胶粘夹层的内齿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