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重型卡车的板簧支架总成有效
申请号: | 201520461716.1 | 申请日: | 2015-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12814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0-21 |
发明(设计)人: | 董金国;王俊伟;邵刚;刘鸿志;惠周朋;王立立;许芳;高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G11/12 | 分类号: | B60G11/12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澳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252 | 代理人: | 王立民;江怀勤 |
地址: | 230601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重型 卡车 支架 总成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的悬架系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重型卡车的板簧支架总成。
背景技术
板簧衬套是载重车的易损零部件,安装在板簧卷耳内,起到缓冲、减震和受力传递的作用,对行驶的舒适性、平稳性、安全性及维修更换便利性起到重大作用。
目前,重型卡车上使用的板簧衬套如图1-2所示,板簧衬套1’为筒状体,且内壁光滑,其内嵌装板簧销。
上述板簧衬套的结构中,其内壁光滑无储油构造,为了保证板簧衬套与板簧销的润滑,需要在板簧销的主体上开始储油槽,这就造成板簧销的强度降低,导致失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重型卡车的板簧支架总成,可降低板簧销的失效风险,并保证板簧衬套与板簧销之间的良好润滑。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重型卡车的板簧支架总成,包括板簧衬套,和嵌装于所述板簧衬套内的板簧销,所述板簧衬套包括筒状结构的衬套本体,所述衬套本体的内壁设置有储油槽,所述储油槽自所述衬套本体的一端沿所述筒状体的轴向排布至另一端,且所述板簧销贴合于所述衬套本体的内壁并封闭所述储油槽。
优选地,所述储油槽包括螺旋环绕式结构的储油槽。
优选地,所述储油槽包括沿所述筒状体的周向延伸的第一槽,所述第一槽为C型结构。
优选地,所述储油槽包括沿所述筒状体的周向延伸的第二槽,所述第二槽为O型结构。
优选地,所述衬套本体的外壁设有凸台,所述凸台沿所述筒状体的周向延伸并形成封闭结构。
优选地,所述凸台设有多个,多个所述凸台沿所述筒状体的轴向排布。
优选地,所述衬套本体的两端均设有导向面。
本实用新型取得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重型卡车的板簧支架总成,包括板簧衬套,和嵌装于所述板簧衬套内的板簧销,所述板簧衬套包括筒状结构的衬套本体,所述衬套本体的内壁设置有储油槽,所述储油槽自所述衬套本体的一端沿所述筒状体的轴向排布至另一端,且所述板簧销贴合于所述衬套本体的内壁并封闭所述储油槽。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避免了在板簧销上开设储油槽,改善了板簧销由于储油槽的开设而降低其强度的缺陷,同时,通过在板簧衬套上开始储油槽,依然保证了两者之间的良好润滑。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的板簧衬套的主视图;
图2为图1的左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板簧衬套的轴测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板簧衬套的透视图;
图5为图4中A部位的放大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图1-2中:1’-板簧衬套。
图3-5中:10-板簧衬套;11-衬套本体;12-储油槽;13-凸台;14-导向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介绍。
结合图3-5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重型卡车的板簧支架总成,包括板簧衬套10,和嵌装于板簧衬套10内的板簧销,板簧衬套10包括筒状结构的衬套本体11,衬套本体11的内壁设置有储油槽12,储油槽12自衬套本体11的一端沿筒状体的轴向排布至另一端,且板簧销贴合于衬套本体11的内壁并封闭储油槽12。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避免了在板簧销上开设储油结构,改善了板簧销由于储油结构的开设而降低其强度的缺陷,同时,通过在板簧衬套10上开始储油槽12,依然保证了两者之间的良好润滑。
上述的技术方案中,储油槽12的结构型式有多种设置方案,如实施例一,储油槽12包括螺旋环绕式结构的储油槽,此结构的储油槽为一连续的螺旋线状的凹槽,此结构的储油槽同时具有导油作用,使得润滑油可沿螺旋线状的凹槽流通并润滑板簧销的全部外壁;又如实施例二,储油槽12包括沿筒状体的周向延伸的第一槽,第一槽为C型结构,此方案中,相邻各第一槽之间的润滑油并不连通,每个第一槽中的润滑油只润滑与各自对应着的板簧销的一段外壁,此方案可保证每个第一槽对每段板簧销外壁的充足润滑,且C型结构的储油槽的储油效果好;实施例三,储油槽12包括沿筒状体的周向延伸的第二槽,第二槽为O型结构,此结构的储油槽在衬套本体11的内壁并沿其周向贯通,各第二槽彼此相接,自衬套本体11的一端排布至另一端,以形成内螺纹结构,该方案结合了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二两方案的优点,既可存储充足的润滑油,又兼具导油的功能,其润滑效果更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46171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汽车主动稳定杆的双通道液压系统
- 下一篇:雕刻机压板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