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散热电缆有效
申请号: | 201520462160.8 | 申请日: | 2015-07-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95849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0-07 |
发明(设计)人: | 丁忠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飞洲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7/42 | 分类号: | H01B7/42 |
代理公司: | 台州市南方商标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25 | 代理人: | 白家驹 |
地址: | 31805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散热 电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缆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散热电缆。
背景技术
电缆作为各类电器、仪表及自动装置之间的信号连接线,主要用于控制、监控连锁回路及保护线路等场合中的信号传输及传递控制信号等各种作用,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工矿企业、交通运输等重要的经济领域。
例如,中国实用新型专利(授权公告号:CN 204242638 U;授权公告日:2015.04.01)公开了一种电缆,其大致结构类似于现有通用的电缆,也就是在多根缆芯外包覆保护层的结构。
当将这种结构的电缆应用在大电流的环境中时,电流流经电缆所产生的热量无法及时散出,长时间使用,容易造成电缆自燃,使用不安全。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散热效果较好的电缆。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散热电缆,包括线芯和位于线芯外的护套层,其特征在于,所述线芯外侧包覆有绝缘层,所述绝缘层外包覆有导热层,所述导热层外包覆有散热层,所述护套层包覆在散热层外,所述的导热层和散热层之间具有保护层,所述导热层和散热层之间通过多根导热条相连,所述导热条穿过保护层。
绝缘层在线芯和导热层之间起绝缘作用,保护层在线芯的外侧对线芯起到了保护作用,防止在施工或电缆使用过程中外界因素对线芯造成的损坏。在电缆使用的过程中,电缆线芯通电,产生热量。线芯上产生的热量通过热辐射穿过绝缘层达到导热层上,然后,这部分热量通过导热条到达散热层,从而使得热量向电缆外部散出,达到对电缆的散热目的。这样的结构,使得电缆在使用的过程中,产生的热量能及时散出,使得电缆稳定使用。
在上述的散热电缆中,所述的绝缘层为云母片。云母片使用较薄的厚度就能达到较好的绝缘效果,使得绝缘层在线芯外起到良好绝缘的作用的前提下,减少对线芯和导热层之间的导热效果的影响,利于电缆散热。
在上述的散热电缆中,所述导热层、散热层和导热条的材料均为铜。铜具有较高的导热系数,使得电缆使用过程中产生的热量能较快的散出。
在上述的散热电缆中,所述散热层外表面具有均匀分布的凸起。在散热层外侧设置凸起,增加了散热层外表面的面积,利于散热层上热量的散出,使得电缆稳定使用。
在本散热电缆中,设置了利于散热的导热层、导热条和散热层,使得电缆产生的热量能较快散出,利于电缆稳定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散热电缆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线芯;2、护套层;3、绝缘层;4、导热层;5、散热层;5a、凸起;6、保护层;7、导热条。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散热电缆包括从内向外依次设置的线芯1、绝缘层3、导热层4、保护层6、散热层5和护套层2。各层之间紧密连接。其中,绝缘层3在线芯1和导热层4之间起绝缘作用,保护层6在线芯1的外侧对线芯1起到了保护作用,防止在施工或电缆使用过程中外界因素对线芯1造成的损坏。
具体的,导热层4和散热层5之间通过多根导热条7相连,导热条7穿过保护层6。在各种材料中,铜具有较高的导热系数,因此,在本电缆中,导热层4、散热层5和导热条7的材料均为铜,且导热层4、散热层5和导热条7为一体式结构,这样,使得电缆使用过程中产生的热量能较快的散出。
为了使得绝缘层3在线芯1外起到良好绝缘的作用的前提下,同时减少对线芯1和导热层4之间的导热效果的影响,利于电缆散热,绝缘层3的具体材料选择云母片。此外,云母片使用较薄的厚度就能达到较好的绝缘效果,也减少了本电缆的体积。
为了增加了散热层5外表面的面积,利于散热层5上热量的散出,使得电缆稳定使用,散热层5外表面具有均匀分布的凸起5a。具体的,凸起5a呈长条状,与电缆同轴设置,多个凸起5a以电缆轴线为中心均匀分布在散热层5的外表面上。
在电缆使用的过程中,电缆线芯1通电,产生热量。线芯1上产生的热量通过热辐射穿过绝缘层3达到导热层4上,然后,这部分热量通过导热条7到达散热层5,从而使得热量向电缆外部散出,达到对电缆的散热目的。这样的结构,使得电缆在使用的过程中,产生的热量能及时散出,使得电缆稳定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飞洲集团有限公司,未经飞洲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46216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