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气管镜的内镜穿刺取样针有效
申请号: | 201520462524.2 | 申请日: | 2015-07-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44255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11 |
发明(设计)人: | 龙飞;马韦霞;姜淑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龙飞 |
主分类号: | A61B10/04 | 分类号: | A61B10/04 |
代理公司: | 济南泉城专利商标事务所 37218 | 代理人: | 李桂存 |
地址: | 250002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气管 穿刺 取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用于气管镜的内镜穿刺取样针。
背景技术
气管镜是带有光学系统和机械操作系统的可弯曲的内窥镜,经患者的口鼻插入,通过直接窥视肺脏的病变部位,从而对呼吸系统疾病进行各种诊断和治疗性操作,或者使用取样针刺入管腔外病变针吸抽取少量组织出来送病理检查以明确诊断。在现代呼吸内科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目前临床上使用的取样针结构简单经常会出现以下问题。
1.没有固定装置,穿刺过程中有取样针活动的风险,会导致穿刺取样过程中取样针从病变处脱落,一旦穿刺脱落,必须从新定位穿刺,增加了手术风险。
2.取样时仅靠针尖切割病灶处的组织,提取组织过少无法进行有效的病理检查。
3.目前应用的组织取样针组织获取的阳性率偏低。
出现这样的问题只能再次对病人进行检查,费时费力,给病人带来了很大的痛苦给医护人员增加了工作难度。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气管镜的内镜穿刺取样针,它结构简单,为取样针回抽时提供保护,操作方便可以有效的解决传统取样针在使用时完全靠手感控制取样针深度会出现控制不准确和抓取病灶处的组织过少无法进行病理检查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要解决的问题可以通过以下方案实现:
一种用于气管镜的内镜穿刺取样针,其特征在于:包括手柄、针芯、注射器和固定在手柄上并与注射器连接的针管,所述针管上套有内径略大于针管的针鞘,所述针鞘与手柄连接端设有套管,所述套管设表面设有凹槽,所述手柄的一端为可供套管插入的内凹结构,所述内凹结构的内壁上设有凹槽深度和宽度相匹配的凸起,所述凹槽为两条,均包括放置区,所述放置区通过“L”型移动通道与工作通道连通,在所述移动通道的一侧设有活动区;
还包括活动固定在针鞘与套管外侧的连接件。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件为可打开的锥形套管,其内壁为阶梯状,下端部设有固定卡槽。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件外壁设有锁扣。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件内壁为橡胶材料。
进一步的,所述针管靠近针尖的一端设有横截面为梯形的取样凹槽。
进一步的,所述工作通道一侧设有刻度条。
进一步的,所述取样凹槽横截面高度为0.2-0.4mm,两底角均为30-50度。
进一步的,所述凹槽的深度均为3-5mm,宽度均为2-5mm,移动通道长度为10-15mm,工作通道43长度为20-30mm,放置区与活动区长度均为1-3mm。
进一步的,所述手柄设有防滑荆条和防滑颗粒。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设有固定装置,穿刺过程中取样针和气管镜合为一体,可以使穿刺针有效的在组织中来回抽吸切割。
2.设有滑道装置,可以有效避免穿刺针在抽吸取样过程中穿刺针从病变组织中脱落,导致再次定位穿刺。
3.使用可拆卸的连接件,可使取样针适用于不同长度的气管镜。
4.针尖处增加了取样凹槽,可以提取足够的组织进行病理检查,提高取样针组织获取的阳性率。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为取样针回抽时提供保护,适用于不同长度的气管镜,有效的解决传统取样针在使用时完全靠手感控制取样针会出现控制不准确和抓取病灶处的组织过少无法进行检测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剖视示意图;
图2为套管展开示意图;
图3为连接件结构示意图;
图4为连接件展开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阐述。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气管镜的内镜穿刺取样针,包括手柄1、针芯12、注射器11和固定在手柄1上并与注射器11连接的针管2,在针管2上套有内径略大于针管2的针鞘3,针管2靠近针尖6的一端设有横截面为梯形的取样凹槽7,取样凹槽横截面高度为0.2mm,两底角均为30度。针鞘3与手柄1连接端为设有凹槽并与连接件8连接的套管4,套管为硬质塑料。所述手柄1的一端为可供套管4插入的内凹结构并在内壁上设有可嵌入凹槽的凸起5,在手柄的另一端连接与针管2连接的注射器11用来固定针管2的位置,针芯12略长于针管2并与注射器11的活塞相连接,穿刺取组织结束后连接注射器11将针芯12推入针管2中可将残留在针管内提取的组织推出。手柄1上设有防滑荆条13和防滑颗粒1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龙飞,未经龙飞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46252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甲状腺手术的喉返神经分离钳
- 下一篇:连铸机拉钢辊道末端杠杆限位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