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10kV输电线路用防雷防冰针式复合绝缘子有效
申请号: | 201520462835.9 | 申请日: | 2015-07-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32236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0-28 |
发明(设计)人: | 陆佳政;赵纯;方针;蒋正龙;李波;张红先;谭艳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电网公司;国网湖南省电力公司;国网湖南省电力公司防灾减灾中心 |
主分类号: | H01B17/20 | 分类号: | H01B17/20;H01B17/46 |
代理公司: | 长沙朕扬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13 | 代理人: | 何湘玲 |
地址: | 100017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10 kv 输电 线路 防雷 防冰针式 复合 绝缘子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气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10kV输电线路用防雷防冰针式复合绝缘子。
背景技术
中低压配网线路是电网中数量最多、累计长度最长,且与用户关联最为密切的线路。很多配网线路都伸展到了一些地形复杂、气候高寒的山区,在这些地理环境特殊的地区,当遭遇恶劣天气时,线路很容易发生雷击跳闸与雷击断线事故,或大面积绝缘子覆冰桥接导致泄漏电流增大,严重影响配电网的连续安全供电。
对于现有配网线路的防雷,目前有在绝缘子两端加装引弧装置的方法来减少雷击断线的事故,但仍难以消除雷击线路后多相短路造成的跳闸断电;也有在配网线路绝缘子旁并联线路避雷器的方法,但这会大大增加装设难度和建设成本。此外,现有的配网用线路避雷器,存在外绝缘伞形结构简单的缺点,伞裙大多是等伞径或仅有大小伞径,其防冰能力不强,很容易发生覆冰桥接导致外绝缘水平下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防雷和防冰效果好、安装简便、使用寿命长、便于对现有输电线路进行改造的10kV输电线路用防雷防冰针式复合绝缘子。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10kV输电线路用防雷防冰针式复合绝缘子,包括芯棒、复合绝缘子组件、绝缘伞套、线槽金具和钢脚金具,所述复合绝缘子组件包括依次套设于芯棒上且相互紧贴的下导电垫块、金属氧化物电阻片组和上导电垫块,所述绝缘伞套包裹于复合绝缘子组件外部,所述复合绝缘子组件与绝缘伞套之间设有绝缘层,所述线槽金具贯穿绝缘伞套与上导电垫块螺纹连接,所述钢脚金具贯穿绝缘伞套与下导电垫块螺纹连接,所述芯棒的两端分别与线槽金具和钢脚金具相接。
上述的防雷防冰针式复合绝缘子,优选的,所述绝缘伞套设有三个由上至下间隔布置的伞裙,沿由上至下的方向三个伞裙的伞径逐个减小。
上述的防雷防冰针式复合绝缘子,优选的,所述线槽金具和钢脚金具均设有压接插孔,所述芯棒的两端分别压接于线槽金具和钢脚金具的压接插孔中。
上述的防雷防冰针式复合绝缘子,优选的,所述绝缘层由绝缘带紧密缠绕包裹于复合绝缘子组件外部形成。
上述的防雷防冰针式复合绝缘子,优选的,所述绝缘带为浸环氧胶的玻璃纤维带。
上述的防雷防冰针式复合绝缘子,优选的,所述金属氧化物电阻片组包括多个依次套设于芯棒上且相互紧贴的金属氧化物电阻片。
上述的防雷防冰针式复合绝缘子,优选的,所述金属氧化物电阻片为氧化锌电阻片。
上述的防雷防冰针式复合绝缘子,优选的,所述下导电垫块、金属氧化物电阻片和上导电垫块均为中间具有通孔的圆盘结构。
上述的防雷防冰针式复合绝缘子,优选的,所述芯棒为环氧玻璃纤维引拔棒,所述绝缘伞套为高温硫化硅橡胶制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10kV输电线路用防雷防冰针式复合绝缘子具有良好的防雷与防冰性能,在线路正常运行时,该针式复合绝缘子发挥普通针式绝缘子的支撑固定兼绝缘作用;当线路遭受雷击产生过电压时,金属氧化物电阻片的非线性电阻特性,起到钳制过电压的作用,防止绝缘子的外绝缘闪络,从而避免线路雷击跳闸;同时,金属氧化物电阻片还限制了雷电流大小,减小电流发热量,从而避免雷击断线。该针式复合绝缘子具有线槽金具、钢脚金具的安装方式,可直接替换原有普通针式绝缘子,其具备的金属氧化物电阻片和大中小伞裙组合,可同时实现10kV线路的防雷和防冰闪功能,而且安装简便,不需像现有加装并联线路避雷器那样改变杆塔结构,便于对现有输电线路进行改造,可大量节省配网线路建设投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10kV输电线路用防雷防冰针式复合绝缘子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例说明:
1、芯棒;2、绝缘伞套;21、伞裙;3、线槽金具;4、钢脚金具;5、下导电垫块;6、金属氧化物电阻片组;61、金属氧化物电阻片;7、上导电垫块;8、绝缘层;9、螺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电网公司;国网湖南省电力公司;国网湖南省电力公司防灾减灾中心,未经国家电网公司;国网湖南省电力公司;国网湖南省电力公司防灾减灾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46283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