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便携式地下供热一次管网膨胀节损坏检测探针有效
申请号: | 201520463643.X | 申请日: | 2015-07-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62303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13 |
发明(设计)人: | 闫爱军;寇水潮;郝振;曹艳;杜京义;姜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大唐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西北分公司;大唐陕西发电有限公司渭河热电厂 |
主分类号: | F17D5/02 | 分类号: | F17D5/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10065 陕西省西安***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携式 地下 供热 一次 管网 膨胀 损坏 检测 探针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地下供热膨胀节损坏检测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便携式地下供热一次管网膨胀节损坏采集传感器探针。
背景技术
在供热管网中,管路存在着热胀冷缩的现象:当管道输送热的流体时随着管壁金属温度的升高或降低,其长度因热胀冷缩而随之变化。热胀冷缩会引起管路变形、应力增加,甚至管路的损坏。为解决这一问题,可以使用金属波纹膨胀节,也称补偿器。作为管道补偿器,它能够补偿管道的热变形、机械变形和吸收各种机械振动,起到降低管道变形应力和提高管道使用寿命的作用。因而多用于热力管网设备与设备之间的连接中,以轴向伸缩或角度变化来补偿管路系统或设备因温差或机械运动造成的位移,消除设备开车、停车或正常运行条件下的振动。但由于材质老化、违章操作、外界干扰、输送介质的变换和设备破坏等原因造成膨胀节经常发生破裂失效,严重影响供热管网的长周期安稳运行。目前,在地下敷设的供热系统运行事故中,80%是由于膨胀节损坏引起的泄露事故。因此,有必要建立有效的地下供热管网膨胀节损坏监测系统,并根据监测的数据评估其工作状态,保证供热管网的安全运行,同时也能够避免更换膨胀节的肓目性。现有关于供热管网膨胀节损坏监测技术的研究存在以下缺陷和不足:(1)现有技术中的关于膨胀节检测需要在供热管道安装时就预置检测传感器,且存在体积大,占地面积大,且搬移不方便,安装费用高;(2)现有技术中的膨胀节只能监测一条管线,对于某些复杂环境供热管道监测效率低;(3)现有技术中的膨胀节监测,有的仅通过对膨胀节表面管热道泄漏进行监测,对膨胀节监测测的环境参数种类比较单一。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便携式地下供热一次管网膨胀节损坏采集传感器探针,其结构紧凑,体积小,使用操作便捷,监测效率高,使用效果好,实用性强,便于推广使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便携式地下供热一次管网膨胀节损坏采集传感器探针,包括主杆端头,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杆端头内设置数字温度传感器探头、电导传感器、腐蚀传感器。上述的一种便携式地下供热一次管网膨胀节损坏采集传感器探针,其特征在于:主杆端头与各传感器电极之间绝缘性能好,主杆端头采用绝缘性塑料材质。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的主干探头内设置有温度、电导、腐蚀速率传感器,将各传感器固定在主杆端头上,结构紧凑,体积小,占地面积小,且易于在各膨胀节中移动使用,使用操作便捷;
2、本实用新型监测膨胀节参数多样,能够再多条供热管线上使用,检测效率高;
3、本实用新型腐蚀传感能够分析膨胀节周围的突然对其产生的腐蚀效应,较好的预测该膨胀节的运行寿命;
4、本实用新型通过监测膨胀节周围温度和电导率变化的梯度,及时预测膨胀节的泄露情况。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结构紧凑,体积小,使用操作便捷,容量大,检测准确性好,实用性强,便于推广使用。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探测器结构示意图;图2为主杆端头及探测器装配示意图;图3为手持主杆结构示意图。图中,1-电导传感器;2-温度传感器;3-腐蚀传感器;4-主杆端头;5-手持主杆。
具体实施方式
图1,图2,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主杆端头4和手持主杆5,其特征在于:探针传感器主杆端头4内设有电导传感器1、温度传感器2、腐蚀传感器3。主杆端头4通过螺纹与手持主杆5连接,各个传感器电极通过螺纹固定在主杆端头上面。各电极之间的距离固定不变,各电极分别与铜导线通过焊接与地面采集装置连接。
本实施例中,所述主杆端头4和手持主杆5通过螺纹连接,且所述主杆端头4采用绝缘型塑料材料,由绝缘塑料制成的圆柱结构,直径为30-80mm,高度为40-60mm;一端带有长度为20mm的内螺纹;内部设置三个互相平行的孔,每两孔外缘间距不小于2mm。手持主杆5由多个两端分别带有内外螺纹的不锈钢圆管首尾相连组成。每个不锈钢圆管直径为30-80mm,长度为500-1000mm。上述结构能够避免主杆端头4和手持主杆5之间发生漏电现象,并能有效防止不同传感器之间的干扰。
本实施例中,所述手持主杆5,有多个通过螺纹连接的不锈钢材料圆管制作;一端为内螺纹结构,另一端为外螺纹结构;多个带有螺纹结构的圆管首尾相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大唐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西北分公司;大唐陕西发电有限公司渭河热电厂,未经中国大唐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西北分公司;大唐陕西发电有限公司渭河热电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46364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打孔贴嘴同步装置
- 下一篇:表面涂层改性的缠绕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