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子设备的保护套有效
申请号: | 201520464096.7 | 申请日: | 2015-07-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63921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18 |
发明(设计)人: | 陈盛洪;项云;周天丁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正峰印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5C11/24 | 分类号: | A45C11/24;B32B27/06;B32B27/36;B32B33/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顺天达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17 | 代理人: | 王小青 |
地址: | 518128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子设备 护套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设备,更具体地说,涉及电子设备的保护套。
背景技术
目前电子设备(例如平板电脑或者手机)的保护套通常包括片材、以及印刷在片材的第一表面上的油墨层。为了能够与其它的组件配合,在片材上印刷油墨层之后,还需要在油墨层上方再印刷抗冲油层,之后再在抗冲油的表面印刷粘合剂,最后通过注塑过程在粘合剂的表面形成结构层。该结构层上形成例如卡扣之内的结构,以便与电子设备的其它结构配合。
上述的抗冲油层用于保护油墨层,避免在后续的注塑过程中产生冲墨的问题,而粘合剂是为了粘接结构层,使得结构层能够紧密结合。在生产过程中,需要根据所注塑的结构层的材料种类来选择合适的抗冲油和粘合剂。一般抗冲油层需要印刷2-3遍,粘合剂需要印刷1遍。抗冲油层和粘合剂在干燥时需要长时间的烘烤固化,印刷程序繁琐,生产效率较低;且由于抗冲油、粘合剂和所注塑的材料三者之间搭配的问题,在注塑成型时易产生冲墨、注塑料和印刷片材结合不牢固、脱层等问题,最终导致产品的良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电子设备的保护套生产效率低、良率低的缺陷,提供一种电子设备的保护套,其生产效率高,且良率较高。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电子设备的保护套,包括:
PC片材,具有第一表面、以及与所述第一表面相反的第二表面;
从下至上依次附着在所述第一表面上的油墨层和耐磨层;以及
附着在所述第二表面的PC注塑材料层。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电子设备的保护套,所述油墨层包括从下至上依次附着的第一油墨层和第二油墨层。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电子设备的保护套,所述PC注塑材料层上设有连接结构。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电子设备的保护套,所述PC片材的厚度为0.075-0.25mm。
实施本实用新型的电子设备的保护套,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利用PC注塑材料层与PC片材的熔点相同的特点,无须印刷抗冲油和粘合剂,直接利用注塑时的高温高压,即可使两者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生产效率高,制程简单,不会有冲墨、脱层等不良的问题,产品的良率可以由现有技术中的75%提高至90%以上。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电子设备的保护套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电子设备的保护套100的截面图。如图1所示,电子设备的保护套100包括PC(聚碳酸酯)片材101,PC片材101呈薄膜状,其厚度为0.075-0.25mm,包括第一表面、以及与第一表面相反的第二表面。在第一表面上从下至上依次附有第一油墨层102、第二油墨层103、以及耐磨层104。
其中第一油墨层102是通过丝印附着在PC片材101上的油墨层,作为底色,优选黑色、银色或者白色油墨层。第二油墨层103为网版或平版印刷的油墨层,可以在第一油墨层上形成图案。
耐磨层104为哑油层,用于保护第二油墨层103不因外界摩擦而刮花。耐磨层104可通过丝印附着在第二油墨层103上。
在第二表面上,附着有PC注塑材料层105。PC注塑材料层105上形成有连接结构,例如卡扣等。
在PC片材101的第一表面印刷了第一油墨层102、第二油墨层103、以及耐磨层104之后,对其进行热压或高压成型、冲切,以便形成期望的尺寸和形状。接下来,将其放入金属模具内注塑成型,在其第二表面上形成PC注塑材料层105。由于PC注塑材料层105与PC片材101的熔点相同,在注塑时所产生的高温(300-350℃)、高压会使PC注塑材料层105与PC片材101紧密结合。
优选地,耐磨层104是耐高温的高硬度哑油,可提高产品的使用寿命。
为了在PC注塑材料层105的表面形成纹理,可提前在金属模具的内表面进行拉丝、咬花、设置碳纤维纹路或者钻石纹路等操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正峰印刷有限公司,未经深圳正峰印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46409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