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节能型海水淡化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520464159.9 | 申请日: | 2015-07-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52415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11 |
发明(设计)人: | 洪文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洪文龙 |
主分类号: | C02F9/04 | 分类号: | C02F9/04;C02F103/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2432 福建省泉***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节能型 海水 淡化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节能型海水淡化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的海水淡化系统中在进过处理的海水由于温度过高,无法进行絮凝,因此对高温海水需要进行降温处理,当温度不高时,仍然对海水进行自动降温处理,不但浪费了生产时效,提高了生产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节能型海水淡化系统。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节能型海水淡化系统,包括输送管,过滤器一,高压泵,自动循环装置,絮凝池,过滤器二,所述的过滤器一安装在输送管上,所述的高压泵安装在过滤器一的一侧,所述的自动循环装置在高压泵的一侧,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自动循环装置包括感应器,电磁阀一,循环泵,循环管,冷却管,风扇,传动轴,电机,所述的感应器安装在高压泵一侧的输送管上,所述的循环泵一侧的输送管上安装有电磁阀一,所述的循环管上安装有冷却管,所述的冷却管一侧设有风扇。
作为一种优选,所述的风扇外设有格栅。
作为一种优选,所述的风扇与传动轴连接。
作为一种优选,所述的电机与传动轴连接。
作为一种优选,所述的絮凝池一端与自动循环装置连接,所述的絮凝池的另一端与过滤器二连接。
作为一种优选,所述的感应器,电磁阀一之间的输送管上设有电磁阀二。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节能型海水淡化系统的设置,对需要降温的海水进行自动化降温,同时也实现了降低了生产消耗,同时也降低了生产成本,对不需要降温的海水同时也实现了自动化处理。
同时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节能型海水淡化系统的机构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节能型海水淡化系统局部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节能型海水淡化系统的冷却管正视图。
图中:1、输送管,2、过滤器一,3、高压泵,4、自动循环装置,4a、感应器,4b、电磁阀一,4c、循环泵,4d、循环管,4e、冷却管,4f、格栅,4g、风扇,4h、传动轴,4j、电机,5、絮凝池,6、过滤器二。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如图1-3所示,一种节能型海水淡化系统,包括输送管1,过滤器一2,高压泵3,自动循环装置4,絮凝池5,过滤器二6,所述的过滤器一2安装在输送管1上,所述的高压泵3安装在过滤器一2的一侧,所述的自动循环装置4在高压泵3的一侧,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自动循环装置4包括感应器4a,电磁阀一4b,循环泵4c,循环管4d,冷却管4e,风扇4g,传动轴4h,电机4j,所述的感应器4a安装在高压泵3一侧的输送管1上,所述的循环泵4c一侧的输送管1上安装有电磁阀一4b,所述的循环管4d上安装有冷却管4e,所述的冷却管4e一侧设有风扇4g。
进一步的,所述的风扇4g外设有格栅4f,通过格栅4f的设置,保护的风扇4g,提高了安全性。
进一步的,所述的风扇3s与传动轴4h连接,所述的电机4j与传动轴4h连接,通过传动轴4h和电机4j的设置为风扇4s的旋转提供了动力。
进一步的,所述的絮凝池5一端与自动循环装置4连接,所述的絮凝池5的另一端与过滤器二6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的感应器4a,电磁阀一4b之间的输送管1上设有电磁阀二7,通过电磁阀二7的设置,当海水没有达到需要冷却的额定温度时,电磁阀一4b关闭,电磁阀二7打开,海水直接进入絮凝池5进行絮凝。
本实用新型中,海水经过过滤器一2后进入到高压泵3,当感应器4a感应到海水温度高于额定温度时,电磁阀一4b打开,通过循环泵4c将海水泵入到l冷却管4e内,通过风扇4s和冷却管4e的配合将高温海水进行降温,降温后的海水通过循环管4d输送至絮凝池5内,当海水没有达到需要冷却的额定温度时,电磁阀一4b关闭,电磁阀二7打开,海水直接进入絮凝池5进行絮凝。
本实用新型通过节能型海水淡化系统的设置,对需要降温的海水进行自动化降温,同时也实现了降低了生产消耗,同时也降低了生产成本,对不需要降温的海水同时也实现了自动化处理。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最佳实施方式,任何人应该得知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做出的结构变化,凡是与本实用新型具有相同或者相近似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洪文龙,未经洪文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46415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