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施工升降机用安全门有效
申请号: | 201520464212.5 | 申请日: | 2015-07-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38684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06 |
发明(设计)人: | 倪锋;冯斌;池敏华;张希;季方;徐鹏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建工七建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B13/30 | 分类号: | B66B13/3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012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施工 升降机 安全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施工升降机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施工升降机用安全门。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建筑业的迅速发展,行业对于规范施工、安全施工的管理标准越来越明确,如何安全使用建筑机械成为施工安全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
目前,由于高层建筑的大量崛起,施工升降机的使用量日益增多。根据行业规范要求,施工升降机和每层建筑主体间必须搭设供人员出入及材料装卸的独立通道,搭设材料大都采用夹板和钢管;为确保施工安全,防止人体或材料坠落,通道还必须符合临边护栏搭设标准,以满足安全防护要求。这种做法,往往耗时耗材,一方面不符合绿色施工的理念;另一方面,整个通道的结构体系传力途径难以确定,计算的理论依据也不是很充分,导致通道的安全性难以得到保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施工升降机用安全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施工升降电梯与建筑主体之间的通道成本高和安全性低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施工升降机用安全门,包括:上行门、下翻门和临边护栏,其中,所述上行门与所述下翻门之间通过环绕于定滑轮上的钢丝绳连接,所述定滑轮固定在所述施工升降机的轿厢框架上,所述下翻门的底部与所述轿厢框架铰接,所述临边护栏设置在所述下翻门两侧。
作为优选,所述轿厢框架上设置有与所述下翻门对应的安全锁扣。
作为优选,所述临边护栏包括横向杆和与横向杆铰接的竖向杆,所述横向杆的一端与轿厢框架铰接,所述竖向杆的底部与下翻门侧边铰接。
作为优选,所述下翻门包括框架、面板和转动轴,所述面板覆于所述框架上,且所述面板两侧垂直向上弯折,所述转动轴设置在所述框架一端且穿套于位于轿厢框架底部侧边的耳攀中。
作为优选,所述下翻门与建筑主体搭接的一侧设置有坡度。
作为优选,所述框架采用型钢纵横拼接而成。
作为优选,所述转动轴采用圆钢。
作为优选,所述面板采用压型钢板
作为优选,还包括设置在所述下翻门两侧的安全绳,所述安全绳的一端与轿厢框架固接,另一端与所述下翻门固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安全性。
产品安全:本实用新型的安全门可要求施工升降机生产厂家进行加工制作,通过各项指标检测后出厂在现场安装使用,产品的安全性可得到保证;
使用安全:所述下翻门采用压型钢板作为通道底板,与临边护栏以及建筑主体紧密契合,组合成一个封闭的安全通道,较为完美地实现了施工升降机与建筑主体间的无缝对接;轿厢侧壁设置安全锁扣,实现对下翻门的自动锁扣、同时设置有安全绳,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使用的安全性。
2、简便性。本实用新型可以作为施工升降机的一个组成部件,兼具施工通道和临边防护的功能,施工升降机安装完成后,不再需要另行搭设施工通道,操作方便,使用简洁。
3、经济性。下翻门所具有的综合功能,使现场可节约大量搭设通道时所需的夹板、钢管和人工费,从而节约工程成本。
4、适用性。下翻门的高度决定了通道的长度,使用时可根据建筑物立面与平面变化灵活调整施工升降机安装的位置,可适用于不同外型各种的建筑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施工升降机用安全门的结构示意图(开启状态);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施工升降机用安全门的结构示意图(关闭状态);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施工升降机用安全门与建筑主体关系的立面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施工升降机用安全门与建筑主体关系的俯视图。
图中所示:10-上行门、20-下翻门、21-框架、22-面板、23-转动轴、24-耳攀、25-安全锁扣、30-临边护栏、31-横向杆、32-竖向杆、40-定滑轮、50-钢丝绳、60-轿厢框架、70-安全绳、80-建筑主体、81-建筑主体防护栏、82-防护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需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附图均采用简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准的比例,仅用以方便、明晰地辅助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建工七建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建工七建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46421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自动扶梯或自动人行道上的扶手传动轴安装结构
- 下一篇:一种散热型电梯轿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