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炒辣椒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465206.1 | 申请日: | 2015-07-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49391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13 |
发明(设计)人: | 彭国茂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龙津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L5/10 | 分类号: | A23L5/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41600***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辣椒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炒辣椒装置,属于食品加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辣椒中维生素C含量居蔬菜之首位,维生素B、胡萝卜素以及钙、铁等矿物质含量亦较丰富。适用于烹饪佐料,具有携带方便,增强食欲,促进消化等特点。炒制辣椒是辣椒烹饪工艺中的一种,即用柴火或电加热方式将放入炒锅中的辣椒炒熟,在翻炒的过程中控制好火候,炒出来的辣椒香辣扑鼻。目前辣椒的炒制主要是手工炒制,工人劳动强度大、效率低、工艺难以控制,炒制出来的辣椒品质不稳定。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提供一种能够自动炒制辣椒的炒辣椒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炒辣椒装置,包括水平设置的底座以及设置在底座的左右两侧的侧支撑座,两个所述侧支撑座之间设置有电炒锅,所述电炒锅的左右两侧分别与所述侧支撑座通过转轴连接从而使所述电炒锅能够翻转以便倾卸锅内食材,所述电炒锅的锅底中间位置设置有竖起的旋转轴,所述旋转轴上安装有水平设置的直杆,在所述直杆上均匀分布有若干炒铲,所述炒铲与所述锅底接触;所述旋转轴与一电机的动力输出端相连。
所述电炒锅的顶部前端设置有卸料口,所述卸料口位置设置有导板组件。
所述导板组件包括起始于所述电炒锅的顶部前端并向前侧延伸的水平板,以及在水平板左右两侧竖起设置的竖直板。
所述竖直板包括与所述电炒锅顶部边缘接触并沿着该边缘延伸的过渡段。
在所述旋转轴与所述直杆之间还设置有倾斜的加强杆。
在所述底座的前端设置有缺口部。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炒辣椒装置,通过电机带动旋转轴转动,从而带动炒铲对电炒锅内的食材进行翻炒,因此无需人工翻炒,节省人力,效率高,并且翻炒均匀,辣椒炒制效果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炒辣椒装置,包括水平设置的底座1以及设置在底座1的左右两侧的侧支撑座2,两个所述侧支撑座2之间设置有电炒锅3,所述电炒锅3的左右两侧分别与所述侧支撑座2通过转轴(图中未示出)连接从而使所述电炒锅3能够翻转以便倾卸锅内食材,所述电炒锅3的锅底中间位置设置有竖起的旋转轴31,如图1所示,图中为了方便展示,电炒锅被旋转一定角度,当其平放时该旋转轴31即为竖直设置。所述旋转轴31上安装有水平设置的直杆32,在所述直杆32上均匀分布有若干炒铲33,所述炒铲33与所述锅底接触;所述旋转轴31与一电机(图中未示出)的动力输出端相连。所述电炒锅3的顶部前端设置有卸料口34,所述卸料口34位置设置有导板组件。
所述导板组件包括起始于所述电炒锅3的顶部前端并向前侧延伸的水平板351,以及在水平板351左右两侧竖起设置的竖直板352。所述竖直板352包括与所述电炒锅顶部边缘接触并沿着该边缘延伸的过渡段352a。在所述旋转轴31与所述直杆32之间还设置有倾斜的加强杆36。在所述底座1的前端设置有缺口部11。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炒辣椒装置,通过电机带动旋转轴转动,从而带动炒铲对电炒锅内的食材进行翻炒,因此无需人工翻炒,节省人力,效率高,并且翻炒均匀,辣椒炒制效果好。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龙津实业有限公司,未经江西龙津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46520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魔芋制品的加热装置
- 下一篇:端子支撑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