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型细胞培养转瓶有效
申请号: | 201520465357.7 | 申请日: | 2015-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803322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25 |
发明(设计)人: | 方想元;李慧伦;袁晔;袁建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洁特生物过滤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M3/00 | 分类号: | C12M3/00;C12M1/24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越秀区哲力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88 | 代理人: | 赵赛 |
地址: | 510730 广东省广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细胞培养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细胞培养器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细胞培养转瓶。
背景技术
在进行动物细胞体外培养时,需要给培养系统提供一定的氧气和二氧化碳以维持动物细胞体外培养中培养系统的pH值,使细胞正常分裂、增殖。因而细胞培养瓶作为常用的细胞培养装置其透气性对氧气或二氧化碳的供给非常重要。在现有的细胞培养瓶中,主要包括瓶身、瓶颈和瓶盖,但普遍存在问题:大部分的细胞培养瓶没有透气结构,主要是通过控制瓶盖的松紧度来控制氧气及二氧化碳的流通,以保证培养瓶中培养液的酸碱平衡,这种方式,很难把握好瓶盖的松紧度,开放培养时一般以旋紧后再旋松半圈为度,但往往透气效果不稳定,细胞瓶内的培养基pH值和渗透压无法维持理想状态,更严重的是如果拧的过松造成培养液漏出或交叉污染;而密闭培养时,盖子过紧使气体无法交换,加速打破培养体系中酸碱平衡,同时,造成螺口滑丝,破坏培养瓶的密闭性。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细胞培养转瓶,能更好的控制瓶体内的透气率,细胞培养效果更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新型细胞培养转瓶,包括具有开口的瓶体、与瓶体的开口端固定连接的瓶颈以及瓶盖,瓶盖包括用于封闭瓶体开口的顶壁以及位于顶壁的下表面周缘的侧壁,侧壁上设置有内螺纹,瓶颈上设置有与内螺纹相匹配的外螺纹以及第一凸起,侧壁上凸设有在旋转瓶盖时供第一凸起卡接的凹槽,该第一凸起卡接在凹槽内时内螺纹与外螺纹配合形成一供气体导入的导气间隙。
优选的,侧壁内表面上凸设有多个第二凸起,凹槽由相邻的两个第二凸起围成。
优选的,第一凸起的数量与凹槽的数量相等。
优选的,第一凸起以及凹槽均设置有三个。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新型细胞培养转瓶,瓶盖与瓶颈螺纹配合,使得瓶体内部可以密封,在瓶体需要透气时,可以通过旋转瓶盖使瓶颈上的第一凸起嵌置在侧壁上的凹槽内,使气体能够顺延内螺纹与外螺纹配合形成的导气间隙导入瓶体内,方便调控瓶体内的透气率,同时瓶体内细胞培养物不会有所不泄露,且不会交叉污染,细胞培养效果更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瓶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瓶盖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0、瓶体;20、瓶颈;21、外螺纹;22、第一凸起;30、瓶盖;31、内螺纹;32、凹槽;33、第二凸起。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如图1、2所示的新型细胞培养转瓶,包括具有瓶体10、瓶颈20以及瓶盖30,该瓶体10一端具有开口,方便放入细胞培养液。瓶颈20固定连接在瓶体10具有开口的一端,在该瓶颈20的外表面设置外螺纹21,相应的在上述瓶盖30内表面设置与外螺纹21相匹配的内螺纹31,使瓶盖30与瓶颈20螺纹连接以密封瓶体10的开口,如此有助于瓶体10内的细胞生长。
在上述瓶盖30包括用于封闭瓶体10开口的顶壁顶壁以及侧壁,该侧壁位于顶壁的下表面周缘,具体在上述内螺纹31设置在该侧壁的内表面。另外,在侧壁上还设置有凹槽32,相应的在上述瓶颈20上第一凸起22,在需要给瓶体10透气时,旋转瓶盖30,使该第一凸起22卡接在凹槽32内,此时,位于瓶颈20上的外螺纹21以及位于侧壁上的内螺纹31会配合形成一导气间隙,以控制瓶体10内气体(如氧气及二氧化碳等)的流通,使得瓶体10内的细胞生长环境更好,方便操作。
优选的,在本实施例中,可在上述瓶盖30的侧壁上凸设有多个第二凸起33,具体上述凹槽32可由相邻的两第二凸起33围成,另一方面可使瓶盖30正转时能够更加顺畅以将瓶盖30锁紧,且进一步瓶体10的提高透气率,另一方面可方便对瓶盖30的加工。
优选的,上述第一凸起22的数量与凹槽32的数量相等,第一凸起22卡接在相应的凹槽32内,使瓶体10内的透气量更加均匀;进一步的,在本实施例中上述第一凸起22以及凹槽32均设置有三个,一方面有助于稳定瓶体10内的透气率,另一方面也能提高瓶盖30与瓶颈20连接结构的稳定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洁特生物过滤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州洁特生物过滤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46535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双室选择透过性细胞培养装置
- 下一篇:一种多级式有机垃圾处理生物制气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