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手术专用切口牵开器有效
申请号: | 201520465775.6 | 申请日: | 2015-07-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34509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04 |
发明(设计)人: | 叶川;王建吉;孙琦;杨龙;李靖 | 申请(专利权)人: | 叶川;王建吉;孙琦;杨龙;李靖 |
主分类号: | A61B17/02 | 分类号: | A61B17/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50004 贵州省***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手术 专用 切口 牵开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手术专用切口牵开器。
背景技术
各种原因所致的股骨头缺血坏死、外伤所致的股骨颈或股骨粗隆折骨等是临床多发病和常见病。股骨头钻孔减压术(或加自体组织工程化移植术)、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是治疗上述疾病的有效、常用手段之一。在此类手术中,由于颈干角(股骨颈与股骨干形成的约为135度的角)的存在,钻孔方向或按放螺丝钉方向需要与股骨干成45度夹角才能较准确通过股骨颈进入股骨头或起到固定上述骨折的作用。随着对微创理念优点认识的深入,微小手术切口、个性化手术切口成为外科医生重要考量之一。为此,该类手术过程中采用纵向切口、切口深部斜行向头端(向股骨粗隆方向深入)成为最佳选择。
该手术切口的特点在于切口较小、符合手术操作要求。在该类手术中,由于传统通用拉钩或牵开器并未考虑到颈干角、手术切口方式、钻孔或螺丝钉方向、患者手术体位等具体因素使得其在使用过程中要么影响手术操作、要么无法暴露术野,甚至根本无法使用。从而加大了手术操作难度、延长手术时间、甚至术者不得不通过延长切口长度来弥补由于牵开器造型不合理、功能不足造成的困惑以使手术继续下去。设计出适应该类手术特点的专用牵开器成为临床亟需解决的难题,也是降低手术操作难度、缩短手术时间及小切口情况下充分暴露术野不可或缺的手术工具。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合理,个性化强,使用方便,效率高,成本低且适应股骨头钻孔减压及股骨颈、股骨粗隆骨折手术特点的一种手术专用切口牵开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手术专用切口牵开器,包括头部、体部、颈部和手柄部,在体部前端设置有头部,在体部后端设置有颈部,颈部通过手柄连接部连接到手柄部;头部从体部前端缓缓上翘,在头部上侧形成一个弧形面;体部中间底两侧高,是一个U型弧形面。
进一步,所述的颈部为S型,体部通过S型颈部连接到手柄连接部。
进一步,所述的颈部成90°,体部通过颈部连接到手柄连接部。
进一步,所述的头部的尾部宽度为1cm-1.3cm。
进一步,所述的体部宽度2.0cm-3.0cm,长度3.5cm-4.5cm。
进一步,所述的手柄部外部为磨砂状,增加摩擦力。
进一步,所述的体部的投影为菱形,其中一个夹角为45°。
进一步,所述的头部设置在体部前端,头部的正投影的一侧与体部的正投影前端夹角为45°,另一侧与体部前端夹角为135°。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有益效果是:
1、适应了股骨头钻孔减压及股骨颈、股骨粗隆骨折手术特点的需要,该专用牵开器充分考虑到了手术切口方向、钻孔方向、螺丝固定方向、手术体位等特点,在小切口的情况下最大限度暴露术野、提供必要的手术操作空间、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手术操作难度与劳动强度。避免了大切口、术中需要延长切口、术野暴露不充分、操作难度大等弊端;
2、结构合理、造型简洁、成本低廉、可反复使用、不增加患者或医疗保险经济负担;
3、使用的方便性好、术者体验度好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组合使用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上下配合使用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右视图。
图中:1、左上牵开器 2、左下牵开器 3、右上牵开器 4、右下牵开器 5、头部,6、体部,7、颈部,8、手柄连接部,9、手柄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说明。
如图1、图2、图3所示,一种手术专用切口牵开器,包括头部5、体部6、颈部7和手柄部9,在体部6前端设置有头部5,在体部6后端设置有颈部7,颈部7通过手柄连接部8连接到手柄部9;头部5从体部6前端缓缓上翘,在头部5上侧形成一个弧形面;体部6中间底两侧高,是一个U型弧形面。
颈部7为S型,体部6通过S型颈部7连接到手柄连接部8;颈部7成90°,体部6通过颈部7连接到手柄连接部8;头部5的尾部宽度为1cm-1.3cm;体部6宽度2.0cm-3.0cm,长度3.5cm-4.5cm;手柄部9外部为磨砂状,增加摩擦力;体部6的投影为菱形,其中一个夹角为45°;头部设置在体部前端,头部的正投影在整体上与体部呈一45°夹角,即头部尖端到头部尾端的中线与体部呈45度夹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叶川;王建吉;孙琦;杨龙;李靖,未经叶川;王建吉;孙琦;杨龙;李靖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46577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气管切开术中应用的甲状腺拉钩
- 下一篇:一种精神科用检验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