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微型扬声器有效
申请号: | 201520465782.6 | 申请日: | 2015-07-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33358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0-28 |
发明(设计)人: | 张志兵;陈钢;邵明辉;刘光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歌尔声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R1/28 | 分类号: | H04R1/28 |
代理公司: | 潍坊正信专利事务所 37216 | 代理人: | 李娜娟 |
地址: | 261031 山东省潍***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微型 扬声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声产品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微型扬声器。
背景技术
微型扬声器是便携式电子设备的重要声学部件,用于完成电信号与声音信号之间的转换,是一种能量转换器件。现有的微型扬声器通常包括外壳,外壳通常由至少两个壳体结合而成,各壳体共同围成的空间内收容有振动系统和磁路系统。目前,各壳体之间的密封结合通常是采用超声焊接密封或涂胶密封来实现,此两种工艺可以满足微型扬声器的基本防水要求。但是随着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便携式电子设备的各项功能要求越来越高,其中对防水的要求就作了很大的提高。
随着人们对便携式电子设备防水要求的不断提升,作为便携式电子设备的主要声学部件的微型扬声器由于其安装在便携式电子设备的出声孔处,很容易受到从出声孔处进入的水滴的损伤,因此,对微型扬声器的防水要求也作了提升,在对微型扬声器进行防水测试时将其所要承受的水压提高了5bar(压强单位,1bar=0.1MPa),这就使得现有的通过超声焊接密封或胶粘密封的微型扬声器无法通过此压强的防水测试。同时,此两种密封方式还存在以下不良:
超声焊接密封,随着微型扬声器体积的不断缩小,超声结构的设置受到了限制,选择余量小,会导致超声状态不稳定,主要表现为局部区域超声状态不好导致密封性差。
涂胶密封,生产效率低,状态难以控制,容易产生局部开裂等不良,密封性较差且易产生溢胶,导致微型扬声器的外形不美观。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以上缺陷,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微型扬声器,此微型扬声器壳体之间密封性好,能够通过高压强的防水测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微型扬声器,包括结合在一起的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围成的空间内收容有振动系统和磁路系统,所述第二壳体与所述第一壳体相结合端的侧壁环绕在所述第一壳体的外周,所述第一壳体的外边缘与所述第二壳体的所述侧壁的内侧之间设有密封间隙;所述微型扬声器还包括一密封件,所述密封件覆盖于所述第一壳体的外侧,且所述密封件的边缘部位于所述密封间隙内。
其中,所述第一壳体上对应所述振动系统的部位设有钢片,所述密封件覆盖在所述钢片的外侧,所述密封件的材质的熔融温度低于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的材质的熔融温度。
其中,所述第一壳体的外表面低于所述第二壳体的所述侧壁的端面,所述密封件的外表面与所述第二壳体的所述侧壁的端面齐平。
其中,所述密封件在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结合后通过注塑工艺成型。
其中,所述第一壳体的内侧的边缘部位设有凹陷部,所述凹陷部与所述第二壳体之间形成容胶空间。
其中,所述第二壳体的侧壁内侧设有环台结构的结合部,所述第一壳体的内侧对应所述结合部的位置设有与所述第二壳体超声结合的超声线。
其中,所述密封件的材质为硅胶、TPU、TPC或TPR中的一种。
其中,所述磁路系统包括导磁板,所述导磁板上固定有内磁铁和边磁铁,所述内磁铁和所述边磁铁上分别固定有内华司和边华司,所述边华司为环状结构,所述边华司相对的两侧边缘部设有向所述导磁板延伸的支撑部,所述导磁板的边缘对应所述支撑部的位置设有与所述支撑部的端部相适配的缺口。
其中,所述振动系统包括与所述第二壳体相结合的振动组件,所述振动组件靠近所述磁路系统的一侧固定有音圈,所述振动组件包括硅胶振膜,所述振膜与所述第二壳体通过注塑工艺结合。
其中,所述导磁板上对应所述音圈的引线的位置设有下陷的避让部。
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由于本实用新型微型扬声器包括结合在一起的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第二壳体与第一壳体相结合端的侧壁环绕在第一壳体的外周,第一壳体的外边缘与第二壳体的侧壁的内侧之间设有密封间隙;微型扬声器还包括一密封件,密封件覆盖于第一壳体的外侧,且密封件的边缘部位于密封间隙内。在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之间增设了一个密封件,密封件可将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之间的缝隙完全填充,弥补了二者之间局部密封不良的缺陷,有效的增强了二者之间的密封性能。增加了密封件后,本实用新型微型扬声器完全可以通过高压强的防水测试,满足人们对微型扬声器防水性能的高要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歌尔声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歌尔声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46578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