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便携式的肠鸣音监控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520466055.1 | 申请日: | 2015-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44226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11 |
发明(设计)人: | 刘炳宪;谢菊元;王焱辉;王克惠;丁宇钟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江丰生物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7/00 | 分类号: | A61B7/00;A61B7/04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新律师事务所 31272 | 代理人: | 朱俊跃 |
地址: | 315000 浙江省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携式 肠鸣音 监控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监控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监控设备,尤其涉及一种便携式的肠鸣音监控设备。
背景技术
人类的小肠,能够进行蠕动和分节运动,目的是把食糜自十二指肠向大肠方向推进,并且使食糜与肠液充分混合,利于营养的充分消化与吸收。肠道内还存在一定的水分、气体,在肠道蠕动的时候,这些水分和气体也随之流动,产生一种断断续续的咕噜咕噜的声音,这就是肠鸣音。
异常的肠鸣音还是机体发生疾病的信号。比如肠鸣音亢进,可能是急性肠炎、食物中毒、痢疾、胃肠出血等疾病;肠鸣音减弱或者消失,可能是假性肠梗阻,甚至是机械性肠梗阻,必须引起注意。
如图2中所示,现有的一种肠鸣音装置,主要由3部分组成:声音拾取装置、模数转换装置和基于PC机的信号处理软件。
该肠鸣音装置,首先,由声音拾取装置(如驻极体电容传感器为核心的拾音器)紧贴腹部皮肤,肠道内的肠鸣音通过腹壁传递至拾音器,引起拾音头电容变化,产生电平信号。
此类微电平信号,通过放大、滤波等电路,输入至A/D转换装置。一般会有多个声音拾取装置,放置在腹部不同的位置,收集多路肠鸣音信号,同步输入A/D转换装置。A/D转换装置一般为51单片机,该单片机接收电平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
得到数字信号以后,通过单片机内的USB模块,把数据传输至PC机端,PC机端需开发音频信号处理系统,通过识别、比对肠鸣音的音频信号,记录、检测出正常或者异常的肠鸣音。
但是,现有的该肠鸣音装置具有如下确定:首先,现阶段的一般装置,采用驻极体电容传感器。驻极体电容传感器内部有一个带有固定电荷的“永电体”,永电体与震动膜片形成一个电容,电容的电量与极板和膜片的距离成反比,声波通过震动改变薄膜与极体的距离,产生电信号。驻极体电容传感器,主要缺点就是电容式传感器表面为震动薄膜片,要想取得良好的效果,传感器表面需要非常贴近被测物体表面;且电容传感器需要有一定的空腔构造,以上两点构造导致电容传感器相对比较容易损害,并且空腔构造,对温度也较为敏感。故驻极体电容不适合复杂的使用环境,不适合便携使用。
其次,现阶段的技术方案中,都需要把需要处理的数字音频信号使用USB或者其他线缆传输至PC机,由PC机实现音频信号处理。如若用PC机处理,则无法实现便携性,无法在野外,无电源的地方实现实时监控,危险预警。
再次,现阶段的技术方案中,除了PC机,主要使用类似51系列的单片机,该单片机如果离开PC机,在性能上无法满足多路信号实时处理的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便携式的肠鸣音监控设备。
为达到上述目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便携式的肠鸣音监控设备,包括腰带和检测仪,所述腰带的内侧设有若干的声音传感器,所述若干的声音传感器与所述检测仪相连,所述若干的声音传感器检测肠鸣音并将音频信号传递至检测仪,所述检测仪接收音频信号并进行分析判断,所述若干的声音传感器为压电式传感器。
优选的,所述若干的声音传感器排列呈环形,当使用时,所述排列呈环形的若干声音传感器位于肚脐的周围。
优选的,所述腰带的外侧还设有检测环境噪音的音频传感器,所述音频传感器与所述检测仪相连。
优选的,还包括远程服务器,所述远程服务器与所述检测仪通过无线相连。
优选的,所述远程服务器与所述检测仪通过WIFI或3G网络相连。
优选的,所述检测仪上还设有显示屏。
优选的,所述检测仪上还设有指示灯。
优选的,所述腰带由棉质材料制成。
优选的,所述压电式传感器为压电陶瓷拾音传头。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携带方便、使用简单,适合对腹部疾病住院患者进行长时间观察、监控;避免了因为医生没有按时监听肠鸣音引起的漏诊;避免嘈杂的环境影响肠鸣音听取;避免医生主观情感影响对肠鸣音的判断。另外,对于户外的腹部创伤患者,便携式肠鸣音监控仪更是一种无法替代的早期检测仪器。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现有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江丰生物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宁波江丰生物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46605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心电心音呼吸音采集节点装置
- 下一篇:一种新型前压式采血针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