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控移相器有效
申请号: | 201520466305.1 | 申请日: | 2015-07-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61030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11 |
发明(设计)人: | 周飞;潘冰;于弘洋;陆振纲;宋洁莹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智能电网研究院;国家电网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3/00 | 分类号: | H02J3/00;H02H7/26 |
代理公司: | 北京安博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1 | 代理人: | 徐国文 |
地址: | 102211 北京市昌平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可控 移相器 | ||
1.一种可控移相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控移相器包括励磁变压器和增压变压器;
所述增压变压器中一次侧绕组的低压端为可控移相器的输入端,高压端为可控移相器的输出端;所述一次侧绕组由两段绕组串联组成,所述两段绕组的连接点设置有中间抽头,所述中间抽头与励磁变压器中一次侧绕组的高压端连接;所述励磁变压器的二次侧绕组由三段绕组串联组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控移相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励磁变压器的一次侧绕组和二次侧绕组均为Y0连接;所述增压变压器的二次侧绕组为Δ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控移相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励磁变压器的一次侧绕组为Δ连接,二次侧绕组为Y0连接;所述增压变压器的二次侧绕组为Y0连接或者Y连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控移相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励磁变压器的一次侧绕组包括A相绕组、B相绕组和C相绕组,所述增压变压器的中间抽头包括A相中间抽头、B相中间抽头和C相中间抽头;励磁变压器中一次侧绕组与增压变压器中一次侧绕组的连接方式包括:
所述A相绕组的高压端与A相中间抽头连接;
所述B相绕组的高压端与B相中间抽头连接;
所述C相绕组的高压端与C相中间抽头连接。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控移相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控移相器还包括晶闸管调压电路;所述晶闸管调压电路的输入端与励磁变压器的二次侧绕组连接,输出端与所述增压变压器中一次侧绕组的高压端连接;
晶闸管调压电路包括第一晶闸管调压电路、第二晶闸管调压电路和第三晶闸管调压电路;
所述第一晶闸管调压电路的输入端与所述励磁变压器中二次侧绕组的A相绕组连接,输出端与所述增压变压器中二次侧绕组的C相绕组连接;
所述第二晶闸管调压电路的输入端与所述励磁变压器中二次侧绕组的B相绕组连接,输出端与所述增压变压器中二次侧绕组的A相绕组连接;
所述第三晶闸管调压电路的输入端与所述励磁变压器中二次侧绕组的C相绕组连接,输出端与所述增压变压器中二次侧绕组的B相绕组连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控移相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晶闸管调压电路、第二晶闸管调压电路和第三晶闸管调压电路均包括依次串联的第一全桥电路、第二全桥电路和第三全桥电路;
所述第一全桥电路的输入端连接于所述励磁变压器中二次侧绕组的第一段绕组的两端;
所述第二全桥电路的输入端连接于所述励磁变压器中二次侧绕组的第二段绕组的两端;
所述第三全桥电路的输入端连接于所述励磁变压器中二次侧绕组的第三段绕组的两端。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控移相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全桥电路的每个桥臂由a个晶闸管串联组成,所述第二全桥电路的每个桥臂由b个晶闸管串联组成,所述第三全桥电路的每个桥臂由c个晶闸管串联组成,a:b:c=1:3:9;
所述第一段绕组的绕组匝数n1、第二段绕组的绕组匝数n2和第三段绕组的绕组匝数n3的比值为n1:n2:n3=1:3:9。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智能电网研究院;国家电网公司,未经国网智能电网研究院;国家电网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466305.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发电机智能并网控制装置
- 下一篇:一种分裂导线隔离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