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药用瓶塞有效
申请号: | 201520466640.1 | 申请日: | 2015-07-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4863982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16 |
发明(设计)人: | 曾海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兴宁市合水塑料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J1/00 | 分类号: | A61J1/00;A61J1/14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千纳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18 | 代理人: | 徐庆莲 |
地址: | 5145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药用 瓶塞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药品包装用品,尤其涉及药用瓶塞。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储药瓶用来储存各种药品,但是,药品在封装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漏气的情况,在药瓶中或是在药品使用过程中留下空气,空气中的水汽会使药物变质,所以在使用药品前检测药瓶是否漏气是首要的选择,采用传统的密封无法分辨出药瓶中是否出现漏气的现象,这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药用瓶塞。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药用瓶塞,包括内塞和外塞,所述外塞为圆管状,所述内塞的下端连接有密封活塞,所述内塞置于所述外塞内部;所述外塞的侧壁上设置有“L”型移动槽,所述内塞的侧壁上设置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嵌入所述移动槽内,并在其中滑动;所述外塞的下部为螺纹口,通过所述螺纹口与药瓶旋紧。
具体地,所述内塞的上部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内设置有两根拉伸棒,没根所述拉伸棒的一端均与所述内塞可转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凹槽为椭圆形凹槽。
进一步地,所述“L”型移动槽的横向端设置在所述外塞的侧壁上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药用瓶塞,外塞可旋入药瓶中,利用内塞抽动药瓶内的空气,在使用药品的时候如果能够轻易的旋开,则证明药瓶已经漏气,如果需要在缩回内塞后才能旋开,则证明药瓶没有漏气,此种带判断检测结构的瓶塞结构较为简单,成本低,具备推广使用的价值。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药用瓶塞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内塞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内塞,2-凹槽,3-拉伸棒,4-限位块,5-移动槽,6-外塞,7-螺纹口,8-密封活塞。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药用瓶塞,包括内塞1和外塞6,外塞6为圆管状,内塞1的下端连接有密封活塞8,内塞1置于外塞6内部;外塞6的侧壁上设置有“L”型移动槽5,内塞1的侧壁上设置有限位块4,限位块4嵌入移动槽5内,并在其中滑动;外塞6的下部为螺纹口7,通过螺纹口7与药瓶旋紧。内塞1的上部设置有凹槽2,凹槽2内设置有两根拉伸棒3,没根拉伸棒3的一端均与内塞1可转动连接。凹槽2为椭圆形凹槽2。
“L”型移动槽5的横向端设置在外塞6的侧壁上部。
工作原理:在进行药品包装时候,先将药品放入到药瓶内部,将外塞6通过螺纹口7旋入到药瓶内;此时内塞1是置于外塞6中的,限位块4置于移动槽5的竖直槽内,拨动凹槽2内的拉伸棒3,两根拉伸棒3均竖直起来,一只手抓住一个拉伸棒3往上拉,因为密封活塞8与外塞6内壁的紧密接触关系,限位块4在移动槽5的竖直槽内缓慢往上移动,药瓶中的空气总量不变的情况下,体积变大,导致药瓶中出现负压,内塞1有往药瓶中移动的力,限位块4在移动槽5的竖直槽内移动到顶端后,再往一侧水平移动后,即可扣住,完成了负压包装。根据厂商的不同需求,可以定量设计内塞1所产生的负压来决定需要达到一个什么程度,可以在使用药品的时候设计到能够旋开外塞6,听开盖的声音判断是否漏气;或是通过必须要将限位块4在移动槽5的横向端移到竖向端再回归原位,没有负压后才能开盖,来判断药瓶是否漏气。
尽管上文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细说明,但不限于此,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通过其它不脱离其精神实质或必要特征的实施方案来实现。因此,凡按照本实用新型记载的内容或原理进行的各种修改都应当理解为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兴宁市合水塑料实业有限公司,未经兴宁市合水塑料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46664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夜光功能的药品盒
- 下一篇:一种易于调节的妇科艾灸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