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中央空调蓄能水池布水器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520466695.2 | 申请日: | 2015-07-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86903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18 |
发明(设计)人: | 王巧利;解敏杰;张天寿;任勇刚;李帅;武永福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二建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3/00 | 分类号: | F24F3/00;F24F13/00 |
代理公司: | 太原市科瑞达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4101 | 代理人: | 卢茂春 |
地址: | 030013 山***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中央空调 蓄能 水池 布水器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配套设施,具体涉及中央空调蓄能水池布水器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中央空调应用广泛,空调能耗占建筑能耗的比重较大,空调节能得到大家的广泛关注,蓄能技术是一种转移电力负荷的有效手段,自然分层型水蓄冷技术是一种重要的蓄冷技术,由于它的技术经济优势,越来越广泛的被应用,目前传统的蓄能水池布水器容易对斜温层造成挠动从而破坏斜温层,蓄能效果很低。而且国内传统的布管方法极大多数只是用于蓄冷,无法在冬天进行蓄热。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蓄能水池在蓄能时池内冷水与热水的混合扰动使得蓄能池的能量损失增加,改变了原有热泵主机的运行工况,降低了主机效率。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一种中央空调蓄能水池布水器结构,它使得冷水与热水形成的斜温层稳定,挠动很小,热量损失少,蓄能水池通用性强,易于推广。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中央空调蓄能水池布水器结构,由热水布水器和冷水布水器组成,热水布水器设置在冷水布水器的上方;热水布水器或冷水布水器由若干行工字形管件排列并连接而成,其中每行工字形管件之间通过横管连接,第2n+1行与第2n+2行之间的横管通过纵管连接,n为自然数;纵管之间通过排水管连接并引出,第一行和最末行的工字形管上均设有出水孔。
冷水布水器的出水孔设置在管道的下部,热水布水器的出水孔设置在管道的上部。
本实用新型有效的减少蓄能池的不可用空间,使出流覆盖面广,各集水器,布水器的水出口为同程布置,出水水头基本一致,各出水点流速一致,增加了出流均匀性,斜温层稳定,冷热区域热量混合就越少,提高了主机效率。设计简单,易于推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布管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热水布水器出水口设置位置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冷水布水器出水口设置位置示意图。
图中,1、水池体,2、出水孔,3、工字形管件,4、主水管,5、第一纵管,6、横管,7、第二纵管。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所示,一种中央空调蓄能水池布水器结构,由热水布水器和冷水布水器组成。热水布水器设置在冷水布水器的上方。
所述热水布水器由8个工字形管件3排成四行两列。
每行工字形管件之间通过横管6连接,第1行与第2行之间的横管通过第一纵管5连接,第3行与第4行之间的横管通过第二纵管7连接,第一纵管5与第二纵管7之间通过主水管4连接并引出到热泵机组或空调末端,第1行和第4行的工字形管和横管上均设有3排出水孔2。
图2所示,热水布水器的出水孔设置在管道的上部,出水孔的宽度控制在管道圆周的90°—120°范围内。
图3所示,冷水布水器由8个工字形管件排列4行两列连接而成,其中每行工字形管件之间通过横管连接,第1行与第2行之间的横管通过纵管连接,第3行与第4行之间的横管通过纵管连接,纵管之间通过连接管连接并引出到热泵机组或空调末端,第1行和第4行的工字形管和横管上均设有3排出水孔。冷水布水器的出水孔设置在管道的下部。出水孔的宽度控制在管道圆周的90°—120°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二建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山西二建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46669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固体吸附除湿的顶棚辐射空调系统
- 下一篇:一种负离子空气净化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