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导体接头和导体接头构件有效
申请号: | 201520466729.8 | 申请日: | 2015-07-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78240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7-06 |
发明(设计)人: | T.瓦伦纽斯;P.沃奥马乔基 | 申请(专利权)人: | 维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B3/08 | 分类号: | H05B3/08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谭佐晞;谭祐祥 |
地址: | 芬兰赫*** | 国省代码: | 芬兰;FI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导体 接头 构件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将铜导体(conductor)连接到碳纤维加热元件上的连接件。更具体而言,本发明涉及将铜导体连接到风力涡轮机叶片中用于电加热的防冰碳纤维加热元件上。本发明为一种用于将铜导体连结到纤维结构加热元件上的导体接头,加热元件的尺寸可为长度>>宽度>>厚度,并且该加热元件包括碳纤维束,其中铜导体横向地设置到加热元件的纵向方向上,以形成加热元件的两侧上的厚度方向上的分层结构,铜导体包括可与彼此分开的束。
背景技术
本发明旨在于风力涡轮机中使用,其中任何形成冰的环境条件都可由于退化的叶片空气动力而降低风力涡轮机的效率。本发明旨在用于在兆瓦级风力涡轮机中使用,兆瓦级风力涡轮机典型地需要从导体接头的数十千瓦(如,25到45千瓦)的功率传递效率。另外,尽管电加热,但叶片的空气动力性质(也即其形状和刚度)必须保持在对于叶片的制造和设计公差内。这将特殊要求施加在导体接头上,因为导体接头必须为非常细且不明显的形状,但其仍必须传输相当高的电功率。除上述内容之外,风力涡轮机的叶片非常有可能被闪电击中的事实确定了可使用哪类结构。如果叶片或叶片中的加热元件由闪电击中,则产生可能地流过目前的导体接头的巨大的电压和电流峰值。由于非常难以到达导体接头来维护和修理,故导体接头必须也是防闪电的。
WO2012/164167A1从现有技术中获知,公开了用于将电流传递至风力涡轮机叶片中的加热元件的解决方案。具体而言,在说明书的图2b中和在描述内容的对应区段中描述的实施例已证明是技术上成功的解决方案。在那里,加热元件为具有中间导体的多层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改善从现有技术获知的解决方案,并且确保高的电功率从铜导体至碳纤维加热元件的可靠传递。具体目标在于提供解决方案,其中可避免所谓热点,即,电流的密度与接头的其余部分相比增大且其可开始变得发热的点,可能引起对结构的破坏或以一些其它方式使结构更弱。
根据本发明的导体接头的特征在于:
一种导体接头(1),用于将铜导体(2)连结到纤维结构加热元件(3)上,加热元件(3)的尺寸为长度>>宽度>>厚度,并且该加热元件(3)包括碳纤维束(30),其中铜导体(2)横向地设置到加热元件(3)的纵向方向(L)上,以在加热元件(3)的两侧上形成厚度方向(T)上的分层结构,铜导体(2)包括能与彼此分开的束(20),其特征在于,其数目和直径适用于传递多于十千瓦的功率的铜导体(2)的束(20)定量地大致均匀地分布在加热元件(3)的两侧上,束(20)以平面方式设置,使得束(20)大致位于一个平面上,邻近彼此,并且束的端部(201)在加热元件(3)的宽度方向(W)上延伸超过加热元件(3),其中延伸超过加热元件(3)的束的端部(201)的部分彼此重叠,并且电接头形成在这些重叠的束(20)的侧面之间。
导体接头(1),其中,铜导体(2)的束(20)在束的端部(201)处延伸超过加热元件(3)一段距离,此距离是束直径(d)的10倍以上。
导体接头(1),其中,距离是束直径(d)的30倍以上。
导体接头(1),其中,分层结构还包括在厚度方向(T)上面向为远离加热元件(3)的铜导体(2)的束(20)的侧部上的加热元件(3)的条(31),其适于补偿加热元件(3)与铜导体(2)之间的电势,以及增大加热元件(3)与铜导体(2)之间的导电面积。
导体接头(1),其中,束(20)由直的未编织且非绝缘的铜丝构成。
导体接头(1),其中,电流传递能力的大小选择成允许数十千瓦的电功率穿过导体接头(1)。
导体接头(1),其中,电功率为25到45千瓦。
导体接头(1),其中,所需的束(20)的数目由以下公式计算:n=k*4*A/πd2,其中A为由需要多高的电流传递能力来确定的铜导体的横截面面积。
一种导体接头构件,用于制作导体接头(1),其中,铜导体(2)的束(20)能除去地固定到辅助基底上,束(20)以平面方式设置在辅助基底上,使得束(20)大致在一个平面上邻近彼此延伸。
导体接头构件,其中,辅助基底为粘附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维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维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46672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退火炉的陶瓷纤维加热板
- 下一篇:一种无定位式的车用扬声器专用磁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