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下滑的可穿戴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520466968.3 | 申请日: | 2015-07-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63769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18 |
发明(设计)人: | 李双全 | 申请(专利权)人: | TCL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4C5/00 | 分类号: | A44C5/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君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44268 | 代理人: | 王永文;刘文求 |
地址: | 516006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下滑 穿戴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穿戴设备,尤其涉及的是一种防下滑的可穿戴设备。
背景技术
人们佩戴手表、手环等各种可穿戴设备时常常会出现以下情况,例如,手表佩戴过松时很容易滑到手掌处,影响手的活动,也不符合正装手表佩戴的规范;而手表佩戴过紧时,则不透气,影响舒适性,甚至在用户发力时会将没有弹性材料的表带崩断。
中国专利CN101972068A公开了一种防滑系列手(腕)表带,其将传统手(腕)表带贴靠皮肤一面的下边加厚、变形,不同程度、不同方式地改变贴靠皮肤一面表带下边与皮肤的摩擦结构,从而达到改变手(腕)表带佩戴时易滑落、松动的目的。虽然该专利文献相对于现有技术来说确实具有进步性,然而由于其透气性能差,佩戴的时候很容易出汗,影响佩戴的舒适性,对于一些容易过敏的人群来说还容易引起皮肤发痒湿疹等状况。
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于改进和发展。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下滑的可穿戴设备,其能有效防止因佩戴过松导致的下滑问题,且透气性能好,极大地提高了佩戴的舒适性。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防下滑的可穿戴设备,包括有可穿戴本体,该可穿戴本体内侧设置有鳍片部。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鳍片部均匀分布于可穿戴本体内侧,该鳍片部呈锯齿状。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鳍片部倾斜设置于可穿戴本体内侧,其倾斜角度为R,R的范围为:0°<R<90°。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鳍片部为一排或者多排。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鳍片部为柔性鳍片。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可穿戴本体为柔性可穿戴本体或者硬质可穿戴本体。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柔性可穿戴本体为橡胶可穿戴本体、硅胶可穿戴本体、树脂可穿戴本体、聚碳酸酯可穿戴本体或者塑料可穿戴本体中的任一种。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鳍片部为硬质鳍片,该硬质鳍片上设置有第一转动孔,该硬质可穿戴本体上设置有第二转动孔,一转动轴穿过第一转动孔以及第二转动孔中固定。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可穿戴设备为为手表或者手环。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而言,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
通过在可穿戴本体内侧设置有鳍片部,当手臂下垂时,可穿戴本体下滑使鳍片部遇到皮肤阻力而张开,从而增加与手腕的摩擦阻力,减小可穿戴本体的内径,从而有卡紧在手腕的趋势,达到减轻下滑的效果,当手掌的高度高于肘部时,可穿戴本体倾向于向肘部滑动,鳍片部被压低,可穿戴本体的内径扩大,从而使得可穿戴本体很容易向肘部方向滑动,从而使得可穿戴本体与手臂之间能够保持较宽松的状态下同时又不容易向手掌方向滑动,从而有效防止因佩戴过松导致的下滑问题,且透气性能好,极大地提高了佩戴的舒适性;另外,该鳍片部能够很好的通风,减少出汗情况,在偶然的意外拉扯以及受到撞击时起到缓冲能量的作用,降低用户的不适和手表损坏的概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正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左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右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局部剖切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防下滑的可穿戴设备,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效果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一种防下滑的可穿戴设备,包括有可穿戴本体10。该可穿戴本体10为柔性可穿戴本体,该柔性可穿戴本体可以为橡胶可穿戴本体、硅胶可穿戴本体、树脂可穿戴本体、聚碳酸酯可穿戴本体或者塑料可穿戴本体中的任一种。当然,该可穿戴本体10的材质并不局限于此,该可穿戴本体10也可以为金属可穿戴本体或者陶瓷可穿戴本体等硬质可穿戴本体。该可穿戴设备为手表或者手环等,在本实施例中,以手表为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TCL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TCL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46696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