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离子交换器树脂倒运专用工具有效
申请号: | 201520468213.7 | 申请日: | 2015-06-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4897488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23 |
发明(设计)人: | 王亚楠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唐国际发电股份有限公司下花园发电厂 |
主分类号: | C02F1/42 | 分类号: | C02F1/4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753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离子交换 树脂 倒运 专用工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离子交换器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离子交换器树脂倒运专用工具。
背景技术
目前导出离子交换器树脂作业时,将离子交换器放水后,首先拆除树脂导出口盲板,再将工具接至树脂导出口处,然后将树脂倒运管道接至该工具防脱口处,用铅丝或铁丝绑紧后,即开始重新注水,开始树脂导出工作,将树脂导入树脂储存罐。由于树脂本身的特性,树脂颗粒本身能够吸水膨胀,但不溶于水,密度略大于水,在管道中与水混合能够形成均匀的液态粗分散状态(液态粗分散状态,指固态可视颗粒均匀的分散到液态工质中的一种混合物状态),但是一旦水源切断,液态粗分散状态将很容易被破坏,则树脂迅速失去流动性,且随着水分的逐渐流失,树脂颗粒还会聚结成块,最终堵塞输送管道,在管道中的树脂,由于管道空间狭小,再次通水恢复管道中树脂的液态粗分散状态几乎是不可能的,此时树脂难以清理,甚至只能破坏输送管道以回收树脂。目前无论离子交换器内部进行何种检修工作,只要需要过树脂工作,就只能将交换器内所有树脂全部导出,才能停止交换器进水。则检修过程中还需要在交换器内搭设检修平台,增加了限制容器内作业的危险性、对平台的验收步骤、作业难度,拆装架子的过程还容易造成对离子交换器内部衬胶层的破坏,影响离子交换器使用寿命,对衬胶层的修补不但工期长,而且成本也较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有选择的导出树脂的数量,并且不会出现树脂堵塞管道的问题的一种离子交换器树脂倒运专用工具。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离子交换器树脂倒运专用工具,包括:法兰盘、变径接头、球形快关阀K1和K2及消防水带快速接头;所述的法兰盘与变径接头的大口径处焊接;所述的变径接头的小口径处与球形快关阀K1螺纹连接;所述的球形快关阀K1的另一端与三通管螺纹连接,三通管另一端与消防水带快速接头螺纹连接;所述的三通管的支管的锐角度数为45°;所述的支管上螺纹连接有球形快关阀K2,其另一端与水管连接。
本实用新型可以根据检修内容选择树脂导出的量而不必每次都介于树脂本身特性必须将所有树脂全部导出,避免了树脂停滞堵塞管道的问题,减少了原水、电量和树脂的损耗,避免了如在交换器内部搭设检修架子等不必要的检修准备工作,进而缩短了检修工期,还解决了倒运管道存放空间大、不易安装等难以管理和维护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阐述。
一种离子交换器树脂倒运专用工具,包括:法兰盘1、变径接头2、球形快关阀K1和K2及消防水带快速接头4;所述的法兰盘1与变径接头2的大口径处焊接;所述的变径接头2的小口径处与球形快关阀K1螺纹连接;所述的球形快关阀K1的另一端与三通管3螺纹连接,三通管3另一端与消防水带快速接头4螺纹连接;所述的三通管3的支管的锐角度数为45°;所述的支管上螺纹连接有球形快关阀K2,其另一端与水管连接。
球形快关阀K1部分为球型快关阀,之所以选择使用球型快关阀是因为球阀不仅结构简单、密封性能好,而且在一定的公称通径范围内体积较小、重量轻、安装尺寸小,并且驱动力矩小,操作简便、易实现快速启闭。
球形快关阀K2部分主要作用是外接水源,外界水源压力应在10-25Kg之间为宜,当需要停止树脂流出时,应先开启K2部分的球阀,再关闭K1部分中的球阀,图中的三通结构,锐角度数为45°,且锐角侧有肋板加固,如此设计主要是保证工具的强度以及方便外界水源在刚进入输送管道时形成旋流,方便水源将树脂阻断、加强水源与树脂的混合状态以及加强水源的推动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唐国际发电股份有限公司下花园发电厂,未经大唐国际发电股份有限公司下花园发电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46821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级反渗透全自动混床结构
- 下一篇:一种新型的氨氮吸附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