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小型化介质移相器组及天线阵馈电网络有效
申请号: | 201520468696.0 | 申请日: | 2015-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834800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02 |
发明(设计)人: | 季宏红;朱小三;夏义全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四创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P1/18 | 分类号: | H01P1/18;H01Q23/00;H01Q21/24 |
代理公司: | 合肥金安专利事务所 34114 | 代理人: | 胡治中 |
地址: | 230088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小型化 介质 移相器 天线阵 馈电 网络 | ||
1.小型化介质移相器组,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7)、盖板(6)、介质块(1)、传输线(5)、介质移相固定柱(2)、拉杆(3)、拉杆支撑块(17)、接线端口(18);其中,所述底板(7)为矩形块;在底板(7)的顶部开有凹槽;在底板(7)的凹槽内设有隔板,通过隔板将底板(7)的凹槽分隔成2个以上的底板腔;在每个底板腔内均配有1块介质块(1);在底板(7)的开口处配有盖板(6);在盖板(6)的顶部设有3个拉杆支撑块(17);所述拉杆支撑块(17)沿盖板(6)的长度方向设置;在拉杆支撑块(17)上设有导向孔;设有1根拉杆(3),该拉杆(3)依次从前述的3个拉杆支撑块(17)的导向孔穿过;即与拉杆支撑块(17)活动相连的拉杆(3)沿盖板(6)的长度方向移动;在拉杆(3)的杆身上设有2对以上的支座(16);所述支座(16)沿着水平方向延伸,且支座(16)的延伸方向与拉杆(3)的长度方向相互垂直;在每个支座(16)下方的盖板(6)上均开有腰型孔(15);腰型孔(15)的长度方向与拉杆(3)的长度方向相平行;腰型孔(15)的长度范围即为底板腔内介质块(1)的移动范围;
通过介质移相固定柱(2)将相互对应的支座(16)与底板腔内的介质块(1)连接在一起;当拉杆(3)移动时,通过支座(16)及介质移相固定柱(2),确保介质块(1)沿着腰型孔(15)的长度方向移动;在每个底板腔内均配有1个以上的传输线(5);位于同一个底板腔内的传输线(5)与介质块(1)相邻;在每个底板腔的侧壁上均设有1对以上的接线端口(18);每对接线端口(18)均与1个传输线(5)相连接;每对接线端口(18)中,1个端口作为输入端口使用,另外1个端口作为输出端口使用;每个底板腔的容积在30cm3~50cm3之间;介质块(1)的体积在6cm3~10cm3之间,高度在4~7mm之间;传输线(5)的长度在50~80mm之间;腰型孔(15)的长度为10mm~15mm;位于同一个底板腔内的介质块(1)、传输线(5)、输出端口(18)构成一个介质移相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型化介质移相器组,其特征在于:隔板将底板(7)的凹槽分隔成8个的底板腔;在盖板(6)的上方设有一个顶板(19)为矩形块;在顶板(19)的底部开有凹槽;在顶板(19)的凹槽内设有隔板,通过隔板将凹槽分隔成8个顶板腔;在每个顶板腔内均配有1块介质块(1);在顶板(19)的开口处配有盖板(6);与顶板(19)相连的盖板(6)的底部与拉杆支撑块(17)的顶部相连接;即通过拉杆支撑块(17)将与顶板(19)相连的盖板(6)、与底板(7)相连的盖板(6)固定连接在一起;在拉杆(3)的杆身上设有8对支座(16);通过介质移相固定柱(2)将对应的支座(16)、底板腔内的介质块(1)、顶板腔内的介质块(1)连接在一起;当拉杆(3)移动时,通过支座(16)及介质移相固定柱(2),确保介质块(1)沿着腰型孔(15)的长度方向移动;在每个底板腔内均配有2个传输线(5);位于同一个底板腔内的2个传输线(5)分别与该底板腔内的介质块(1)相邻;在每个底板腔的侧壁上均设有2对接线端口(18),位于同一个底板腔内的接线端口(18)均与该底板腔内的传输线(5)相连接;在每个顶板腔内均配有2个传输线(5);位于同一个顶板腔内的2个传输线(5)分别与该顶板腔内的介质块(1)相邻;在每个顶板腔的侧壁上均设有2对接线端口(18),位于同一个顶板腔内的接线端口(18)均与该顶板腔内的传输线(5)相连接;位于同一个底板腔内的介质块(1)、传输线(5)、输出端口(18)构成一个介质移相器;位于同一个顶板腔内的介质块(1)、传输线(5)、输出端口(18)分别构成一个介质移相器;即共有16个介质移相器;底板腔和顶板腔的容积均在30cm3~50cm3之间;介质块(1)的体积在6cm3~10cm3之间,高度在4~7mm之间;传输线(5)的长度在50~80mm之间;
介质块(1)由上介质片(9)和下介质片(10)构成;其中,上介质片(9)和下介质片(10)均为矩形块;在上介质片(9)的底部设有向下凸起的连接块;在下介质片(10)的顶部设有向上凸起的连接块;通过介质块固定柱(8)将上介质片(9)和下介质片(10)连接在一起;由于上介质片(9)底部的连接块、下介质片(10)顶部的连接块的阻隔,使得上介质片(9)与下介质片(10)之间存在缝隙,称为介质块的夹缝;
所述传输线(5)呈长条状;传输线(5)的长度方向与底板(7)的宽度方向平行;在传输线(5)的中段设有梳齿;传输线(5)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与相邻的接线端口(18)的电缆内芯焊接在一起;传输线(5)的中段穿过介质块的夹缝区域;即传输线(5)不与介质块(1)相接触;
位于底板(7)上的8个介质移相器与+45度极化天线的馈电网络的相连接,位于顶板(19)上的8个介质移相器与-45度极化天线的馈电网络的相连接;
本小型化介质移相器组中的每个移相器在电压驻波比VSWR<1.2时的工作带宽为1.8~2.7GHz,带宽为0.9Ghz,且体积为现有结构的50%,在相同介质填充和移相距离的条件下,移相范围增加10%;在1.88Ghz处,移动距离为10mm时,可以产生55度的相移,频带内的插损波动小于0.2dB。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四创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四创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468696.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贴片结构的介质双模带通滤波器
- 下一篇:一种锂电池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