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机芯的上轴承铆合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520468749.9 | 申请日: | 2015-07-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4805345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25 |
发明(设计)人: | 李正隆 | 申请(专利权)人: | 晋裕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C35/02 | 分类号: | F16C35/02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龙寰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9 | 代理人: | 孙皓晨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机芯 轴承 结构 | ||
技术领域
一种机芯的上轴承铆合结构,尤指使用于仪表装置的机芯,其上轴承是以铆合方式定位于本体,进而方便制作、降低制作成本。
背景技术
机芯是使用于仪表装置,用以带动仪表的指针转动进行指示,请参阅图1至图3所示,现有的机芯是由本体A、转子组B与转轴组C所构成,转子组B具有上轴承B1、锁固元件B2与转子轴B3,上轴承B1一端具有外螺纹B11并穿设于本体A的固定孔A1,通过锁固元件B2锁固于上轴承B1的外螺纹B11,使上轴承B1定位于本体A,并可调整上轴承B1于本体A的位置,以使转子轴B3与上轴承B1保持一定间隙D,让转子轴B3可顺利地转动,然而此种做法必须通过调整锁固元件B2使转子轴B3与上轴承B1保持一定间隙D,让制作过程变得复杂且耗费工时,再者,上轴承B1需通过锁固元件B2固定于本体A也使元件成本增加。
是以,要如何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问题与缺失,即为相关业者所亟欲研发的课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利用铆合方式固定机芯的上轴承,让上轴承可与转子轴保持一定间隙,并简化制作过程、降低元件成本。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机芯的上轴承铆合结构,设置有本体与转子组,本体具有基座和上盖,基座具有基部,基部两侧分别向上延伸有侧壁,上盖两侧分别连接于侧壁末端,而转子组设置有上轴承,以及枢设于上轴承内的转子轴,其中:
该上盖表面设置有定位孔,上轴承上下两侧分别形成有铆合部与套接部,且上轴承周缘于铆合部与套接部之间凸设有抵靠部,抵靠部抵靠于上盖底面,使铆合部由定位孔穿出,并铆合定位于上盖表面。
所述机芯的上轴承铆合结构,其中:该上轴承内具有贯穿上下表面的转轴空间,上轴承于转轴空间的壁面凸设有限位部,而转子轴具有转动部,转动部上端延伸有连接部,转动部位于转轴空间内,转动部是由限位部穿出并露出上轴承。
所述机芯的上轴承铆合结构,其中:该上轴承的套接部外侧连接有油杯。
所述机芯的上轴承铆合结构,其中:该转子轴的转动部下方端延伸有传动部,传动部连接有转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铆合部于铆合时,上轴承的位置已被抵靠部所限制,而不会产生变动,因此可控制上轴承的限位部与转子轴的转动部之间的间距,如此即可方便机芯的制作,以降低生产成本,且相较于现有的技术,本实用新型亦降低了元件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的机芯的剖面图;
图2为现有的上轴承与锁固元件的立体外观图;
图3为现有的机芯的局部放大剖面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机芯的剖面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上轴承的立体外观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机芯的局部放大剖面图。
附图标记说明:1、本体;11、基座;111、基部;112、侧壁;12、上盖;121、定位孔;13、轴座;2、转子组;21、上轴承;211、铆合部;212、套接部;213、抵靠部;214、转轴空间;215、限位部;22、转子轴;221、转动部;222、连接部;223、传动部;23、油杯;3、转子;4、间距;A、本体;A1、固定孔;B、转子组;B1、上轴承;B11、外螺纹;B2、锁固元件;B3、转子轴;C、转轴组;D、间隙。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4至图6所示,由图中可清楚看出本实用新型设置有本体1、转子组2,其中:
该本体1具有基座11、上盖12以及轴座13,基座11具有基部111,轴座13连接于基部111底面,且基部111两侧分别向上延伸有侧壁112,上盖12两侧分别连接于侧壁112末端,且上盖12表面设置有定位孔121。
该转子组2设置有上轴承21、转子轴22以及油杯23,上轴承21上下两侧分别形成有铆合部211与套接部212,油杯23连接于套接部212的外侧,且上轴承21周缘于铆合部211与套接部212之间凸设有抵靠部213,上轴承21并于转轴空间214的壁面凸设有限位部215,而转子轴22具有转动部221,转动部221上端延伸有连接部222,转动部221下方端延伸有传动部223,传动部223连接有转子3,并使转动部221位于转轴空间214内,让连接部222由限位部215穿出并露出上轴承21。
由上,当上轴承21连接于本体1的上盖12时,是将抵靠部213抵靠于上盖12底面,使铆合部211由定位孔121穿出,并将铆合部211铆合定位于上盖12表面,由于上轴承21的抵靠部213抵靠于上盖12底面,故铆合部211于铆合时,上轴承21的位置已被抵靠部213所限制,而不会产生变动,因此可控制上轴承21的限位部215与转子轴22的转动部221之间的间距4,如此即可方便机芯的制作,以降低生产成本,且相较于现有的技术,本实用新型亦降低了元件成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晋裕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晋裕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46874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