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动调平式起重小车有效
申请号: | 201520471238.2 | 申请日: | 2015-07-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14351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0-21 |
发明(设计)人: | 李红强;胡剑宏;胡建英;孙佩红;葛纪豪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正大起重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C11/00 | 分类号: | B66C1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453400 ***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调平式 起重 小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葫芦桥式起重机小车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动调平式起重小车。
背景技术
目前,现在的电动葫芦起重机的起重小车运行机构主要采用普通的LD轮,LDA/LDH变速器,锥形电机组成的传动机构!钢结构采用U型槽结构先组装成端梁,然后用葫芦承重梁连接端梁组成小车架;由于小车焊接时产生受热变形,小车的四个车轮很难共面,即使四个车轮共面,由于主梁上小车轨道的铺设有高低差,这两种原因造成小车经常出现一个车轮挨不着轨道,即常说的小车三条腿;这样使车轮受力不均衡,造成车轮寿命大大减少;另外,此种小车的传动机构属于老式传动噪音大,启动制动冲击力大;此种结构小车使用钢材多,结构较复杂,比较笨重。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针对以上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无噪音、自重轻、彻底解决小车车轮不共面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自动调平式起重小车,包括运行电机、承重梁、主动车轮、被动车轮、主动轴、被动轴,其特征在于,所述承重梁两端分别安装为主动车轮和被动车轮,运行电机设置在两个承重梁之间的支架上,主动车轮连接主动轴,主动轴设置在承重梁内部,被动车轮连接被动轴,被动轴设置在另一承重梁内部。
进一步,所述主动轴为传动轴。
进一步,所述被动轴为偏心轴,内部有轴承。
进一步,所述运行电机为三合一中硬齿面减速一体电机。
进一步,所述承重梁为扁形方管。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无噪音、自重轻,比普通的小车减少100公斤左右,彻底解决小车车轮不共面问题,通过主动轴的传动作用,被动轴的偏心作用,使小车本身具有自动调节高低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图。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图3是图1中主动轴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中被动轴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图2、图3、图4所示,一种自动调平式起重小车,包括运行电机1、承重梁2、主动车轮3、被动车轮4、主动轴5、被动轴6,所述承重梁2两端分别安装为主动车轮3和被动车轮4,运行电机1设置在两个承重梁2之间的支架上,主动车轮3连接主动轴5,主动轴5设置在承重梁2内部,被动车轮4连接被动轴6,被动轴6设置在另一承重梁2内部,这样本身减少自重,主动轴5为传动轴,被动轴6为偏心轴,内部有轴承,这样降低了成本,同时一个起到传动作用,另一个起到偏心作用,使小车本身具有自动调节高低的作用,运行电机1为三合一中硬齿面减速一体电机,减少了噪音,承重2梁为扁形方管,即起到葫芦承重梁的作用,又起到保护被动轴和主动轴的作用,大大缩短了车身长度,又减少了自重。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正大起重设备有限公司,未经河南正大起重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47123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动并车装置
- 下一篇:一种起重机行走换向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