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气体钻井排砂管线的新型支撑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471774.2 | 申请日: | 2015-07-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54826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11 |
发明(设计)人: | 赖汶龙;樊东昌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石油大学 |
主分类号: | E21B21/00 | 分类号: | E21B21/00;F16L3/10;F16L3/16 |
代理公司: | 成都金英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18 | 代理人: | 袁英 |
地址: | 6105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气体 钻井 管线 新型 支撑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涉油气井工程领域中的井口装置,特别是一种气体钻井排砂管线的新型支撑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气体钻井需要在环形防喷器上安装旋转控制头,并通过旋转控制头的旁通连接排砂管线,为井筒提供排气通道。然而,旋转控制头的旁通距离地面高度大,距离燃排池路径远,需要跨越泥浆罐等装备,因此排砂管线具有高度落差大、悬空跨度大的特点,加上排砂管线采用大尺寸钢管(长度大、刚度大、重量大),采用传统的三角支撑架安装排砂管线,如图1所示,图中,1-井口装置,2-旋转控制头,3-三角支撑架,4-泥浆罐,5-燃排池,三角支撑架设置在排砂管线的下方,井口装置与燃排池之间设置有多个三角支撑架,由于三角支撑架支撑高度变化困难、无法包裹固定倾斜的排砂管线,存在吊装难度大、消耗工时长、悬空稳定性差等工程技术难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结构紧凑、降低安装难度、缩短施工时间、提高悬空稳定性、安全可靠的气体钻井排砂管线的新型支撑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气体钻井排砂管线的新型支撑装置,它包括上压套、下托套、支撑底座、角度转动销、高度固定销和高度调节套筒,所述的支撑底座为柱状,支撑底座的顶部设置有空腔,支撑底座的柱面上且沿支撑底座的长度方向设置有多个贯穿支撑底座的通孔I,所述的高度调节套筒顶部设置有双孔铰座,高度调节套筒的柱面上且沿高度调节套筒的长度方向设置有多个贯穿高度调节套筒的通孔II,所述的高度调节套筒设置在空腔内,高度调节套筒经高度固定销穿过任意一个通孔I和通孔II固定在空腔内,所述的上压套扣合在下托套的上方,上压套经连接螺栓固定在下托套上,上压套与下托套之间设置有排砂管线,下托套的底部还设置有单孔铰支,单孔铰支设置在双孔铰座内,且单孔铰支经角度转动销贯穿单孔铰支和双孔铰座上的孔并与双孔铰座连接。
所述的支撑底座的底部设置有法兰盘。
所述的高度调节套筒的柱面上设置有三个通孔II。
所述的支撑底座的柱面上设置有三个通孔I。
所述的角度转动销与高度固定销相互平行设置。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1)本实用新型的支撑底座的柱面上且沿支撑底座的长度方向设置有多个贯穿支撑底座的通孔I,高度调节套筒的柱面上且沿高度调节套筒的长度方向设置有多个贯穿高度调节套筒的通孔II,高度调节套筒设置在空腔内,因此,通过向上或下移动高度调节套筒,并用高度固定销穿过不同高度的通孔I,从而将高度调节套筒固定在支撑底座的空腔内,即实现了排砂管线支撑高度的多级调节。(2)本实用新型的单孔铰支设置在双孔铰座内,且单孔铰支经角度转动销贯穿单孔铰支和双孔铰座上的孔并与双孔铰座连接,因此,下托套可绕角度转动销转动,因此,通过下托套的自适应转动即可实现各支撑装置上的排砂管线与地面的角度。(3)安装在本支撑装置上的排砂管线的高度和角度均可调,从而保障了排砂管线吊装过程的安全、快捷。(4)本实用新型的上压套扣合在下托套的上方,上压套经连接螺栓固定在下托套上,上压套与下托套之间设置有排砂管线从而对排砂管线的包裹和固定,提高了排砂管线悬空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传统的三角支撑架安装排砂管线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侧视图;
图4为图3的俯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上压套的主视图;
图6为图5的俯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下托套的主视图;
图8为图7的侧视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高度调节筒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9的侧视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的支撑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图11的侧视图;
图13为图11的俯视图;
图中,6-上压套,7-下托套,8-支撑底座,9-角度转动销,10-高度固定销,11-高度调节套筒,12-空腔,13-通孔I,14-双孔铰座,15-通孔II,16-排砂管线,17-单孔铰支,18-法兰盘,19-连接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石油大学,未经西南石油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47177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压梗机润辊系统
- 下一篇:一种生物制剂外喷涂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