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智能垃圾桶有效
申请号: | 201520472728.4 | 申请日: | 2015-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37258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04 |
发明(设计)人: | 陈洲;张云玲;张维;周亚洲;杨传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B65F1/06 | 分类号: | B65F1/06;B65F1/14;B65F1/12 |
代理公司: | 南京汇盛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38 | 代理人: | 陈扬 |
地址: | 210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垃圾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智能垃圾桶。
背景技术:
公共场合的垃圾桶的存放垃圾量小,在垃圾桶内的垃圾存满后需要工作人员对垃圾桶内的垃圾进行压缩打包,工作人员在此过程中直接接触垃圾,容易感染疾病。公共场合的由于人流量大,产生的垃圾量也大,因此增加了垃圾打包运送的工作人员的工作量。
因此,确有必要对现有技术进行改进以解决现有技术之不足。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而提供一种智能垃圾桶。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有:
一种智能垃圾桶,包括盖体、压合机构、底座、侧门、压板和上下两端均开口的矩形状的壳体,所述壳体设置在底座上,盖体盖合在壳体上,压板设置在壳体内,且压板通过压合机构与盖体相连,侧门滑动设置在壳体的侧壁上;
所述压合机构包括第一电机、第一丝杠、第一螺母、四边形伸缩杆和导轨,所述第一丝杠与第一电机的转轴固定连接,第一螺母螺纹连接在第一丝杠上,且第一螺母的一端滑动连接在导轨上,所述四边形伸缩杆的一端与第一螺母相连,另一端与压板相连。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计在于:
所述壳体侧壁上设有第二电机、第二丝杠、第二螺母和侧门滑轨,所述侧门活动插接在侧门滑轨内,第二电机的转轴与第二丝杠固定连接,第二螺母螺纹连接在第二丝杠上,且一端与侧门固定连接。
所述底座上设有底板、第三电机、传动齿轮、齿条和底板滑轨,所述底板活动插接在底板滑轨内,齿条固定连接在底板的下端面,传动齿轮固定连接在第三电机的转轴上,并与齿条相啮合。
所述壳体内还设有高温封口机构,该高温封口机构包括第四电机、第四螺母、第四导轨、加热电阻丝、压杆和设有第一螺纹部和第二螺纹部的第四丝杠,所述第四电机固定连接在壳体内壁上,第四丝杠与第四电机的转轴固定连接,两个第四螺母分别螺纹连接在第四丝杠的第一螺纹部上和第二螺纹部上,加热电阻丝的一端和第一螺纹部上的第四螺母固定连接,另一端滑动连接在第四导轨上,压杆的一端和第二螺纹部上的第四螺母固定连接,另一端滑动连接在第四导轨上。
所述第一螺纹部上的螺纹方向和第二螺纹部上的螺纹方向相反。
所述垃圾桶还包括超声波检测器、压力传感器、控制器模块、继电器和通信模块,所述超声波检测器和压力传感器设置在压板上,第一电机、第二电机、第三电机、第四电机、继电器、超声波检测器和压力传感器分别对应连接在控制器的控制端,所述继电器与高温封口机构中的加热电阻丝相连。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智能垃圾桶能够自动将垃圾桶内盛满垃圾的垃圾袋打包送出,避免环卫工人与垃圾直接接触,方便卫生,且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 1为本实用新型三维结构示意图。
图 2为本实用新型平面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 3为本实用新型中压合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 4 为本实用新型中侧门在壳体上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 5为本实用新型中底座上底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 6为本实用新型中高温封口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 7为图 6高温封口机构在壳体内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 8为图 6高温封口机构中的第四丝杠结构示意图。
图 9为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图。
图 10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 11为图10结构中的垃圾袋收纳板结构示意图。
其中
1、盖体;2、壳体;3、压合机构;4、底座;5、侧门;6、压板;7、高温封口机构;8、轴承;11、进料口;21、第二电机;22、第二丝杠;23、第二螺母;31、第一电机;32、第一丝杠;33、第一螺母;34、四边形伸缩杆;35、导轨;41、底板;42、第三电机;43、传动齿轮;44、齿条;61、超声波检测器;71、第四电机;72、第四丝杠;73、第四螺母;74、第四导轨;75、加热电阻丝;76、压杆;720、第一螺纹部;721、第二螺纹部;9、垃圾袋收纳板;91、通孔;92、收纳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未经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47272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