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半导体灯具有效
申请号: | 201520473145.3 | 申请日: | 2015-07-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5001920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27 |
发明(设计)人: | 黎伟强;傅海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黎伟强 |
主分类号: | F21S2/00 | 分类号: | F21S2/00;F21V19/00;F21V23/00;F21Y115/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湖南省湘潭市韶***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半导体 灯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发光二极管领域,尤其是涉及半导体灯具。
背景技术
目前用于照明的半导体灯具根据发光源可分为普通光源和节能光源,节能光源中又以半导体LED光源最为节能环保,LED光源有亮度高、使用寿命长、不含水银等有毒性的特点,是现在全世界各国公认的绿色环保首选照明光源。
市场上大部分的半导体灯具使用SMD3030、SMD3535、CSP等多颗大功率组合制成,利用二次光学透镜,将LED发出的光进行二次光分配,进而达到理想的光斑要求,然而问题随之而来:一方面LED发出的总光通量经过了二次光学设计,损失了一部分光通量,降低了整灯的出光效率,同时也增加了透镜的物料,生产工艺复杂化;另外一方面半导体灯具的总功率不断上升,为增加散热面积其对应的散热体也越做越大,导致了许多额外成
本开销,灯具的重量也无法接受。
因此,现有的半导体灯具往往存在的缺点较多,例如:灯光强度不够、寿命不长、灯体较重、光通量较低、成本较高等。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半导体灯具。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半导体灯具,包括灯具外壳、发光二极管组件、PCB线路板、发光二极管、防护玻璃、安装支架、支架螺丝、发光二极管组件锁紧螺丝,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发光二极管组件由PCB线路板和发光二极管组成,所述的PCB线路板与发光二极管通过波峰焊固定并电连接,所述的发光二极管组件通过发光二极管组件锁紧螺丝固定在灯具外壳的内腔,所述的防护玻璃通过安装支架及支架螺丝和灯具外壳连接固定为一体。
所述的发光二极管之间通过PCB线路板上的串并方式电连接。
所述的发光二极管设置有正极和负极引脚。
所述的发光二极管的发光角度为非对称配光。
所述的PCB线路板为玻纤板。
所述的发光二极管引脚的材料是铜、铁等导体材料。
所述的发光二极管顶部透镜曲面为C90°-270°。
所述的灯具外壳通过压铸模具铸造制成。
本实用新型在采取了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如下面所描述。
光源采用发光二极管,电流小、电压低,可以根据需求采用不同的功率组合,范围在3W-100W之间,发光二极管之间采用串并结合,电流可以通过串并方式进行调整,同时和路灯控制器恒流一体机结合,能实现电阻限流,从而在和太阳能光伏结合使用的情况下,能实现自动调节功率,从而保证最大限度的亮灯时间和阴雨天数。
光源采用发光二极管,体积小,可以任意排列,可以布满整个防护玻璃的尺寸大小,使灯的亮度分布范围更大,有效增加光照面积。
发光二极管采用串并结合控制电流,再配合玻纤板的使用,两者结合组成的发光二极管组件,可以有效散热,提高使用寿命,解决路灯使用中存在的弊端。另再次通过灯具外壳上的散热叶片,将发光二极管组件的热量辐射散发,提高了半导体灯具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通过下面结合附图对其示例性实施例进行的描述,本实用新型上述特征和优点将
会变得更加清楚和容易理解。
图1是本实用新型半导体灯具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1。
图2是本实用新型半导体灯具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2。
图3是本实用新型半导体灯具实施例的分解示意图1。
图4是本实用新型半导体灯具实施例的分解示意图2。
图5是本实用新型半导体灯具的发光二极管组件结构示意图1。
图6是本实用新型半导体灯具的发光二极管组件结构示意图2。
图7是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发光二极管的结构示意图1。
图8是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发光二极管的结构示意图2。
图9是本实用新型第二种发光二极管的结构示意图1。
图10是本实用新型第二种发光二极管的结构示意图2。
图11是本实用新型第三种发光二极管的结构示意图1。
图12是本实用新型第三种发光二极管的结构示意图2。
图13是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发光二极管的配光曲线示意图。
图中标识说明:灯具外壳1、发光二极管组件2、PCB线路板21、发光二极管22、防护玻璃3、安装支架4、支架螺丝5、发光二极管组件锁紧螺丝6。
具体实施方式
为阐述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及目的,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
进一步的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黎伟强,未经黎伟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47314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钢件用镶片式硬质合金钻头及加工方法
- 下一篇:含有骨关节炎治疗剂的注射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