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提高药液利用率的医用雾化杯有效
申请号: | 201520474244.3 | 申请日: | 2015-07-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72560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20 |
发明(设计)人: | 肖金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正生瑞生物医学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M11/00 | 分类号: | A61M11/00;A61M1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523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高 药液 利用率 医用 雾化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提高药液利用率的医用雾化杯。
背景技术
随着医学的发展,药物气雾疗法已被广泛推广,尤其是对呼吸系统疾病的治疗有着很好的效果,如感冒、发热、咳嗽、哮喘、咽喉肿痛、咽炎、鼻炎、支气管炎等。采用雾化吸入器将药液雾化成微小颗粒,药物通过呼吸吸入的方式进入呼吸道和肺部沉积,从而达到无痛、迅速有效治疗的目的。医用雾化杯是医院普遍使用的一种药物雾化器械,其动力源大多采用压缩空气泵进行药液雾化治疗。现有雾化杯结构存在雾化过程中生成的大液滴飞溅到杯体侧壁的问题,使得残留量较大,造成药液的浪费。同时,现有雾化杯结构较单薄,经常发生支脚折断、导气管折断的现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减少药液残留量、提高药液利用率的医用雾化杯。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提高药液利用率的医用雾化杯,包括杯体、杯芯、收集杯和杯盖,杯体上端边缘间隔设置有多个凸块,杯盖下端边缘设置有与凸块相配合的卡扣,杯盖将杯芯固定压紧于杯体内,杯体的底部设置有上端伸入杯芯内部的气体导入管,杯体底部位于气体导入管的外围设置有支脚,杯芯位于气体导入管上端上部的位置设置有喷口,收集杯套装于杯芯设置喷口的位置的外部,杯盖上设置有排气管。收集杯的设置可以使药液雾化时产生的大水珠不会飞溅到杯壁上,可以有效减少药液残留量,提高了药液利用效率。
所述的杯芯的上部安装有环形支架,收集杯套装于环形支架外侧,并由环形支架支撑固定,环形支架通过周向间隔设置的多个支臂与杯芯固定连接。
所述的杯盖的侧壁上沿轴向等间隔设置有多个便于旋拧的把持部。
所述的支脚的外侧设置有加强筋。
所述的杯盖位于排气管的外侧沿圆周方向等间隔设置有多个加强筋。
上述两处加强筋的设置增强了支脚和杯盖的强度和韧性,解决了支脚、排气管易折断、易损坏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收集杯可以使药液雾化时产生的大水珠不会飞溅到杯壁上,可以有效减少药液残留量,提高了药液利用效率。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加强筋的设置增强了支脚和杯盖的强度和韧性,解决了支脚、排气管易折断、易损坏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于杯盖顶面上的凹槽,使杯盖在注塑成型时更容易顶出,不会变形,扣位不会拉伤。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杯体,2-杯芯,3-杯盖,4-气体导入管,5-排气管,6-支脚,7-把持部,8-收集杯,9-环形支架,10-支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描述:
如图1所示,一种提高药液利用率的医用雾化杯,包括杯体1、杯芯2、收集杯8和杯盖3,杯体1上端边缘间隔设置有多个凸块,杯盖3下端边缘设置有与凸块相配合的卡扣,杯盖3将杯芯2固定压紧于杯体1内,杯体1的底部设置有上端伸入杯芯2内部的气体导入管4,杯体1底部位于气体导入管4的外围设置有支脚6,杯芯2位于气体导入管4上端上部的位置设置有喷口,收集杯8套装于杯芯2设置喷口的位置的外部,杯盖3上设置有排气管5。收集杯8的设置可以使药液雾化时产生的大水珠不会飞溅到杯壁上,可以有效减少药液残留量,提高了药液利用效率。
所述的杯芯2的上部安装有环形支架9,收集杯8套装于环形支架9外侧,并由环形支架9支撑固定,环形支架9通过周向间隔设置的多个支臂10与杯芯2固定连接。
所述的杯盖3的侧壁上沿轴向等间隔设置有多个便于旋拧的把持部7。
所述的支脚6的外侧设置有加强筋。
所述的杯盖3位于排气管5的外侧沿圆周方向等间隔设置有多个加强筋。
上述两处加强筋的设置增强了支脚6和杯盖3的强度和韧性,解决了支脚6、排气管5易折断、易损坏的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正生瑞生物医学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正生瑞生物医学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47424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