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船舶缆绳用承托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475489.8 | 申请日: | 2015-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26622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0-28 |
发明(设计)人: | 何建晖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船国际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3B21/10 | 分类号: | B63B21/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张海英;林波 |
地址: | 511462 广东省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船舶 缆绳 承托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船舶缆绳用承托装置。
背景技术
通常,船舶上甲板需要往两舷系泊的缆绳,由于甲板面通常较宽,所以需要一种装置把缆绳托着,防止因缆绳松脱时,缆绳直接与船体上甲板面发生摩擦导致甲板油漆磨损。
现有的缆绳承托装置是一种水平滚轮导览器,包括基座、承托体、圆管套管、牛油嘴等滚动装置。但对于部分船舶而言,这种水平滚轮导览器用处不大,从而造成成本的增加;且对于船宽较大的船,此种水平滚轮导缆器由于封板过小,会出现缆绳摆动过大,导致缆绳脱离水平滚轮导览器,与甲板面继续摩擦;此外,基座是槽型钢结构,船体反向加强需要准确对正支柱,如果分段建造误差到达6mm以上,很容易造成基座与加强板刚好差一个板厚的问题,需要重新修改结构,造成建造返工,费时费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一个的目的是提出一种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的船舶缆绳用承托装置。
本实用新型另一个的目的是提出一种解决了船舶缆绳与甲板面发生严重磨损的问题的船舶缆绳用承托装置。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船舶缆绳用承托装置,包括承托主体、用于支撑所述承托主体的至少一个支柱、在所述承托主体两端分别设置的封板,其中,所述承托主体为管状结构,所述封板在周向至少部分凸出于所述管状结构外部,用于防止缆绳收揽时偏离所述承托主体。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方案,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支柱底部的垫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方案,所述承托主体由无缝钢管制成。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方案,所述支柱包括三个,三个所述支柱等间隔设置于所述承托主体的底部,所述支柱由无缝钢管制成。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方案,所述封板包括横截面呈长方形的直板和在所述直板两端分别向外延伸形成的半圆板,所述半圆板的直径等于所述直板的宽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方案,所述封板的整体长度大于所述承托主体的外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方案,所述垫板的横截面为圆形,所述垫板为碳素钢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方案,其中两个所述支柱分别设于所述承托主体的两端,每个所述支柱与靠近的所述封板的距离为200mm-300mm。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方案,所述承托主体由无缝钢管制成,所述无缝钢管的外径为219mm,壁厚为16mm。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船舶缆绳用承托装置包括由无缝钢管制成的承托主体、在承托主体底部设置的支柱、以及设置在承托主体两端的封板,当缆绳松脱时会下垂至承托主体的外周面上,该承托主体作为支点支撑缆绳,防止缆绳与甲板面相摩擦,该船舶缆绳用承托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制造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一提供的船舶缆绳用承托装置统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一提供的船舶缆绳用承托装置统的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一提供的船舶缆绳用承托装置统的侧视图。
图中标记为:
1、承托主体;2、支柱;3、封板;4、垫板;31、直板;32、半圆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优选实施例一:
图1-图3是本优选实施例提供的船舶缆绳用承托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该船舶缆绳用承托装置包括承托主体1、用于支撑承托主体1的至少两个支柱2、在承托主体1两端分别设置的封板3、以及设置于支柱2底部的垫板4,其中,承托主体1为管状结构,封板3在周向至少部分凸出于管状结构外部,用于防止缆绳收揽时偏离承托主体1。
本实施例中,优选为,承托主体1由无缝钢管制成,无缝钢管的外径为219mm,壁厚为16mm,长度最大可以达到4100mm,具体可以根据对应绞车的出缆情况确定,由于无缝钢管表面光滑,与缆绳之间的摩擦力较小,因而不影响缆绳的收揽作业。
支柱2包括三个,三个支柱2等间隔设置于承托主体1的底部,其中两个支柱2分别设于承托主体1的两端,每个支柱2与靠近的封板3的距离为200mm-300mm,优选为250mm,支柱2的个数并不局限,可根据承托主体1的长度来确定支柱2的数量;支柱2由无缝钢管制成,外径为168mm,壁厚为16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船国际有限公司,未经广船国际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47548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强度浮筒
- 下一篇:助力自行车中置力矩传感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