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移动炉床进气式稻壳焚化炉有效
申请号: | 201520476602.4 | 申请日: | 2015-07-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86460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18 |
发明(设计)人: | 林加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加伟 |
主分类号: | F23G7/10 | 分类号: | F23G7/10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澳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252 | 代理人: | 王立民;张应 |
地址: | 中国台湾宜***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移动 炉床 进气式 稻壳 焚化炉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移动炉床进气式稻壳焚化炉,尤指一种设有移动炉床机构,藉由炉床在第一、二、三位置的反复移动,可将稻壳燃烧后的灰烬由燃烧室排出,并避免灰烬黏贴炉床,产生燃烧不完全的闷烧情况出现。以及利用第一、二进气机构对稻壳进行两阶段的燃烧,而达到稻壳完全燃烧的目的。
背景技术
传统的稻壳焚化炉,又称为粗糠炉,主要是将稻壳(又称粗糠)堆置在炉床加以燃烧。而燃烧所产生的灰烬,则利用炉床上的落灰孔,经由落灰孔掉落集灰坑,再以人力方式将集灰坑中的灰烬铲出运走。
而传统的稻壳焚化炉,通常会产生三个主要缺点。第一,稻壳堆置在炉床上燃烧,在还未燃烧完全,后续之稻壳已经又由输送机构不断送入,覆盖在原先燃烧中的稻壳上,使其无法与空气充分接触,产生闷烧现象。该闷烧是一种不完全燃烧,属于一种能源的浪费。第二,稻壳不完全燃烧会产生黑烟,黑烟徐徐上升,与燃烧室内壁温度较低的壁面接触之后,即会形成焦油。焦油不断黏着累积,不但影响稻壳焚化炉的燃烧能力,最终还会降低稻壳焚化炉的使用寿命。第三,落灰孔时常会被灰烬堵塞,落灰孔一旦堵住,灰烬无法继续排除,灰烬将黏贴在炉床,除了影响稻壳的燃烧效果,产生更多不完全燃烧的黑烟,若灰烬累积的数量太多,最后也会缩短稻壳焚化炉的寿命。
本实用新型主要系在改善前述传统稻壳焚化炉所出现的缺点,所为的一种全新创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目的,是一种移动炉床进气式稻壳焚化炉,其利用移动炉床机构的液压缸及推送杆,藉由炉床在第一、二、三位置的反复移动,可将稻壳燃烧后的灰烬由燃烧室排出,同时不断挪移燃烧后的灰烬,避免灰烬黏贴炉床,产生燃烧不完全的闷烧情况出现。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目的,是一种移动炉床进气式稻壳焚化炉,其藉由第一进气机构之的设计,经由多个助燃孔喷出空气,协助翻搅稻壳助其完全燃烧,而所喷出的气流也有助于清除灰烬,避免灰烬黏贴炉床,或灰烬堵塞助燃孔。
本实用新型的第三目的,是一种移动炉床进气式稻壳焚化炉,其藉由第一、二进气机构对稻壳进行两阶段的燃烧,能够使稻壳完全燃烧,避免焦油与黑烟废气排至大气,污染环境。
本实用新型的第四目的,是一种移动炉床进气式稻壳焚化炉,其能够降低燃烧室内壁焦油的产生及黏附,提升燃烧室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的第五目的,是一种移动炉床进气式稻壳焚化炉,其利用灰烬输送机构将稻壳燃烧后的灰烬输送集中,避免灰烬四处飘散,影响周遭环境,提升环保要求。
为了达成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移动炉床进气式稻壳焚化炉,包括:焚化炉本体,移动炉床机构,稻壳输送机构,第一进气机构,第二进气机构;其中,
该焚化炉本体,外部为一外罩体,内部为一燃烧室;
该移动炉床机构,设置于焚化炉本体燃烧室的底端,其设有一炉床,该炉床上设有多个助燃孔,该炉床的一端连接一推送杆,该推送杆的另一端则连接一液压缸;
该稻壳输送机构,设置于焚化炉本体的侧边,包括进壳管道、输壳管、稻壳鼓风机及落壳装置;
该第一进气机构,设置于该炉床的下方,包括:连接包覆于该炉床下方的气室,以及悬挂固定于该气室下方预定处的鼓风机;
该第二进气机构,设置于该燃烧室的上方,于焚化炉本体的四周壁面开设多个通气道,于各该通气道的上方设置向外延伸的遮蔽板;
藉由该稻壳输送机构将稻壳投入该焚化炉燃烧室内,利用该移动炉床机构使该炉床反复移动,将稻壳燃烧后的灰烬由该燃烧室排出,掉落至排灰收集部,再由灰烬输送机构运送至灰烬集中处,而藉由该第一进气机构,协助翻搅稻壳助其进行第一阶段的燃烧,藉由该第二进气机构对烟气进行二次燃烧,使其完全燃烧之后,再由排烟口排出。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移动炉床进气式稻壳焚化炉,包括:焚化炉本体,移动炉床机构,稻壳输送机构,第一进气机构,第二进气机构,控制器;
该焚化炉本体,外部为一外罩体,内部为一燃烧室,该焚化炉内部预定位置处设有一空气压力传感器,感测炉内的燃烧压力;
该移动炉床机构,设置于焚化炉本体燃烧室的底端,其设有一炉床,该炉床上设有多个助燃孔,该炉床的一端连接一推送杆,该推送杆的另一端则连接一液压缸;
该稻壳输送机构,设置于焚化炉本体的侧边,包括进壳管道、输壳管、稻壳鼓风机及落壳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加伟,未经林加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47660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