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即热式加热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476630.6 | 申请日: | 2015-07-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4806357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25 |
发明(设计)人: | 彭盛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彭盛华 |
主分类号: | F22B1/28 | 分类号: | F22B1/2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8427 广东省中山市南头***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即热式 加热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即热式加热装置,属于加热装置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现有的即热式加热装置,尤其是蒸汽加热或发生装置大部分采用单容器或被加热液体管路是恒定截面的结构,此结构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主要的失效形式为水垢的积累促使水路截面逐渐变小最终导致堵塞而整体失效,失效原因具体如下:
1、由于被加热的水中含有溶于水的碳酸氢钙等物质,经加热后转变为不溶于水的碳酸钙等污垢,这些污垢容易沉积在换热面上,此污垢即所谓的水垢,如果换热面的表面越粗糙则水垢越容易沉积。
2、水垢沉积在被加热水管的内壁,由于其隔热性能很强,换热效率逐步降低,系统的热效率也随之降低。
3、在换热效率降低的同时,电热管产生的多余的热量被导热介质(即用于封装电热管和水盘管的金属如压铸铝)所吸收,导致加热器表面的温度越来越高,用于限定加热器表面温度的温度开关动作频率逐渐增加,电器元件的寿命也会降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即热式加热装置,该即热式加热装置有效地改善了现有技术中由于水垢问题而出现的使用寿命低、加热效率低等的一系列问题,从而大幅度地延长了即热式加热装置,尤其是蒸汽加热或发生装置的使用寿命,同时提高了加热效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即热式加热装置,包括外壳、内核组件和湿蒸汽连接保温管;
所述外壳的内部设置有加热空间和内部导通管路,所述加热空间与所述外壳的下端面相贯通,所述内部导通管路的进口设置在所述加热空间上端的内壁,使得内部导通管路与所述加热空间相连通,所述内部导通管路的出口设置在所述外壳的下端面,所述外壳的上端设置有进水口,所述进水口与所述加热空间相连通,所述外壳的下端设置有螺纹孔;
所述内核组件包括内壳、电热管、干蒸汽转化管和过渡接头,所述内壳由内壳本体和安装板组成,所述内壳本体设置在所述安装板的中间,所述内壳本体与所述安装板成一体式设计,所述内壳本体的内部成中空,所述内壳本体采用导热介质压铸而成;
所述安装板的边缘设置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与所述外壳下端的螺栓孔位置相对应,所述安装板上设置有湿蒸汽进口,所述湿蒸汽进口与所述内部导通管路的出口位置相对应,连接件穿过所述外壳下端的螺纹孔与所述安装板的安装孔,将所述外壳与所述内壳相连接;所述外壳与所述内壳连接后,所述湿蒸汽进口与所述内部导通管路的出口相连通,且所述内壳本体的外壁与所述加热空间的内壁构成有水垢加热空间;
所述电热管与所述干蒸汽转化管均设置在所述内壳本体的中空内部,所述电热管的接线端穿过所述安装板,所述干蒸汽转化管的进口和干蒸汽出口分别穿过所述安装板;
所述湿蒸汽连接保温管的一端通过所述过渡接头连接于所述安装板的湿蒸汽进口处,另一端与所述干蒸汽转化管的进口相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外壳上端的进水口处安装进水接口。
进一步的,所述内壳本体的外壁上设置有沉积凹槽,所述沉积凹槽由所述内壳本体的外壁向所述内壳本体的内壁凹陷。
进一步的,所述沉积凹槽设置在所述内壳本体外壁的拐角处,以减小所述内壳本体的体积,增大所述有水垢加热空间。
进一步的,所述加热空间的内壁和所述内壳本体的外壁上均喷附一层扩散剂。
进一步的,所述过渡接头的一端设置有外螺纹,另一端设置有竹接头,所述安装板的湿蒸汽进口设置有内螺纹,所述过渡接头的一端与所述安装板的湿蒸汽进口螺纹连接,所述过渡接头的另一端插入并卡住所述湿蒸汽连接保温管的一端的内壁。
进一步的,所述干蒸汽转化管在所述内壳本体的内部呈U型设置,所述干蒸汽转化管与所述电热管在所述内壳本体的内部交错布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彭盛华,未经彭盛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47663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灯饰蓝牙音箱
- 下一篇:一种带逆变模块的软交换设备固定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