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全自动谷物烘干机有效
申请号: | 201520478828.8 | 申请日: | 2015-07-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4860862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16 |
发明(设计)人: | 洪文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洪文龙 |
主分类号: | A23B9/08 | 分类号: | A23B9/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2432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全自动 谷物 烘干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全自动谷物烘干机。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的水稻在收割后一般采用人工输送带烘干筒内进行烘干,不但增加了劳动力输送,也提高了生产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全自动谷物烘干机。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全自动谷物烘干机,包括输送带一,送料斗,振动筛,回粮管,提升器,干燥塔,热引风机,热能输送管,锅炉引风机,回收管,锅炉,输送带二,集料斗,所述的送料斗在输送带一的一侧,所述的振动筛在送料斗的下方,所述的回粮管在干燥塔的一侧,所述的热引风机与锅炉连接,所述的热能输送管一端与热引风机连接,所述的热能输送管另一端与干燥塔连接,所述的输送带二在干燥塔的下方,所述的集料斗在输送带二的下方。
作为一种优选,所述的干燥塔设有进料口和出料口,所述的进料口在干燥塔的上方,所述的出料口在干燥塔的下方。
作为一种优选,所述的回收管一端与干燥塔连接,所述的回收管另一端与锅炉引风机连接。
作为一种优选,所述的锅炉下方设有灰坑。
作为一种优选,所述的提升机在干燥塔的一侧。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全自动谷物烘干机的设置,实现了水稻的自动化输送和烘干,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同时也减少了劳动力支出。
同时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水稻烘干机的结构视图。
图中:1、输送带一,2、送料斗,3、振动筛,4、回粮管,5、提升器,6、干燥塔,61、进料口,62、出料口,7、热引风机,8、热能输送管,9、锅炉引风机,10、回收管,11、锅炉,12、输送带二,13、集料斗,14、灰坑。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如图1所示,一种全自动谷物烘干机,包括输送带一1,送料斗2,振动筛3,回粮管4,提升器5,干燥塔6,热引风机7,热能输送管8,锅炉引风机9,回收管10,锅炉11,输送带二12,集料斗13,所述的送料斗2在输送带一1的一侧,所述的振动筛3在送料斗2的下方,所述的回粮管4在干燥塔6的一侧,所述的热引风机7与锅炉11连接,所述的热能输送管8一端与热引风机7连接,所述的热能输送管8另一端与干燥塔6连接,所述的输送带二12在干燥塔6的下方,所述的集料斗13在输送带二12的下方。
进一步的,所述的干燥塔6设有进料口61和出料口62,所述的进料口61在干燥塔6的上方,所述的出料口62在干燥塔6的下方。
进一步的,所述的回收管10一端与干燥塔6连接,所述的回收管10另一端与锅炉引风机9连接,通过回收管10的设置,实现了干燥塔6内热能回收再利用。
进一步的,所述的锅炉11下方设有灰坑14,通过灰坑14的设置,对锅炉11燃烧后的灰达到了收集,防止了环境的污染。
进一步的,所述的提升机5在干燥塔6的一侧,通过提升机5的设置,将回粮管4中的谷物输送至干燥塔6内。
本实用新型中,谷物通过输送带一1后进入送料斗2,通过振动筛3的振动输送至回粮管4内,通过提升机5将谷物输送至干燥塔6内,随后通过热引风机7和热能输送管8对干燥塔6内的谷物进行干燥,干燥后的谷物通过出料口62进入到输送带二12上,随后集料斗13内。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全自动谷物烘干机的设置,实现了水稻的自动化输送和烘干,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同时也减少了劳动力支出。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最佳实施方式,任何人应该得知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做出的结构变化,凡是与本实用新型具有相同或者相近似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洪文龙,未经洪文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47882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动传送压茶机
- 下一篇:一种用于板栗收后杀虫灭菌的温泡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