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沙发有效
申请号: | 201520479511.6 | 申请日: | 2015-07-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5083052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16 |
发明(设计)人: | 刘晓聪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晓聪 |
主分类号: | A47C17/00 | 分类号: | A47C17/00;A47C3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4000 江苏省无***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联网 智能 沙发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具自动化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沙发。
背景技术
物联网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信息化时代的重要发展阶段。顾名思义,物联网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这有两层意思:其一,物联网的核心和基础仍然是互联网,是在互联网基础上的延伸和扩展的网络;其二,其用户端延伸和扩展到了任何物品与物品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也就是物物相息。物联网通过智能感知、识别技术与普适计算等通信感知技术,广泛应用于网络的融合中,也因此被称为继计算机、互联网之后世界信息产业发展的第三次浪潮。物联网是互联网的应用拓展,与其说物联网是网络,不如说物联网是业务和应用。因此,应用创新是物联网发展的核心,以用户体验为核心的创新2.0是物联网发展的灵魂,物联网广泛运用于智能家具领域。
目前的智能沙发领域中,有几种类型:第一类是利用感应器来实现沙发的自我调节功能,如某一款智能沙发可以利用人身体对沙发的触碰的力度实现座位的角度高度和踏脚板的调整。第二类是利用感应器来实现沙发的变形以达到节省空间的目的,如某一款沙发通过智能感应系统可以实现沙发的靠背和扶手位置可变形收起。第三类即是智能按摩沙发之类的。上述三种类型虽然被称作智能沙发,但究其本质还是功能性的,只是把其开关部分做成了感应装置,而且是孤立的,而非网络化的,互联互动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沙发,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沙发,包括第一沙发和第二沙发,所述第一沙发和第二沙发的结构完全相同,以第一沙发为例,并加以说明,所述第一沙发包括感应单元和中心控制系统,所述感应单元包括感应接收器、动力装置和动力控制装置,所述动力控制装置电性连接动力装置,所述中心控制系统包括中心控制器,所述中心控制器分别电性连接有电源、数模转换器、近程连接设备和网络连接设备,所述数模转换器还分别与感应单元内设置的感应接收器和动力控制装置电性连接,所述第一沙发和第二沙发内部设置的网络连接设备均信号连接有互联网,所述互联网信号连接有移动终端,所述移动终端通过通讯协议与APP等软件通讯连接,所述APP软件还分别与第一沙发和第二沙发内部设置的近程连接设备信号连接。
优选的,所述互联网亦与网络连接设备信号连接。
优选的,所述近程连接设备能为红外近程连接设备或蓝牙近程连接设备。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基于物联网的智能沙发,通过采用移动终端远程通信控制的方式,使得沙发超出了普通坐具的意义,而是变成了人与人沟通的一种方式,在物联网的大背景下,它突破了传统的以屏幕为载体的远程交流方式,开启了利用物联网技术肢体对肢体的直接的沟通方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沙发,包括第一沙发和第二沙发,所述第一沙发和第二沙发的结构完全相同,以第一沙发为例,并加以说明,所述第一沙发包括感应单元和中心控制系统,所述感应单元包括感应接收器、动力装置和动力控制装置,所述动力控制装置电性连接动力装置,所述中心控制系统包括中心控制器,所述中心控制器分别电性连接有电源、数模转换器、近程连接设备和网络连接设备,所述数模转换器还分别与感应单元内设置的感应接收器和动力控制装置电性连接,所述第一沙发和第二沙发内部设置的网络连接设备均信号连接有互联网,所述互联网信号连接有移动终端,所述移动终端通过通讯协议与APP软件通讯连接,所述APP软件还分别与第一沙发和第二沙发内部设置的近程连接设备信号连接,所述近程连接设备能为红外近程连接设备或蓝牙近程连接设备,所述互联网亦与网络连接设备信号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晓聪,未经刘晓聪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47951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