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镍锭浇铸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520480688.8 | 申请日: | 2015-07-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47434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11 |
发明(设计)人: | 陆献华;徐建勋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市东杨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D7/08 | 分类号: | B22D7/08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大为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104 | 代理人: | 曹祖良;屠志力 |
地址: | 214116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浇铸 模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模具,具体地说是一种浇铸扁锭两半模具。
背景技术
随着生产的发展和技术进步,大部分锭模铸锭的生产方法已被淘汰,现在只有部分锭模铸锭方法仍在我国小型有色金属加工厂使用。
由于模壁阻碍收缩,对于扁锭常易出现表面晶间裂纹,或表面夹渣等缺陷。
铸锭的规格主要是选择铸锭的厚度,其次才是宽度、长度。它与产品的最终质量、生产率和成品率有直接关系。铁模铸锭由于冷却条件及补缩条件的限制,铸锭越厚,在芯部产生缩孔、疏松的缺陷越严重。原扁立模具是小面中间对开,铸锭在对缝的地方容易产生铸翅,易产生变形和端头裂纹。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镍锭浇铸模具,在模具园角处对开,且是园角与内侧壁切线连接,大大减少铸造应力,确保铸锭质量,将金属液铸成形状、尺寸和质量符合要求的锭坯。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镍锭浇铸模具,包括:左半模、右半模,所述左半模和右半模通过紧固机构合拢呈模具,其主要改进之处在于:
模具的四个内角为圆角,模具的对开位置位于对角位置的两圆角处,对开位置处的圆角与其相对的另一个半模内侧壁切线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紧固机构包括设置在左半模和右半模外侧壁上对接位置处的紧固螺栓耳,以及钢箍和楔铁;
紧固螺栓耳用于穿过螺栓将左半模和右半模紧固结合;
钢箍用于圈套在模具中部,用楔铁由上往下塞紧在模具外壁和钢箍中间,使模具拼装成整体。
进一步地,模具的内角半径为15~25mm。
进一步地,在左半模和右半模侧壁上还设有吊钩柱。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本实用新型属于对开式立模,铸造时可用边部螺栓固定和环形箍等将连接部分牢固地结合在一起,这种模具内壁容易清理,特别有利于铸锭的脱模。
2)由于高温金属浇铸时,流动性低、收缩率大且导热性差,因此模具园角越大越好,R为15~25MM,确保金属液在模具内的流动性,从而改善合金的铸造性能。
3)通过模具对开位置的变迁和园角的设计,提高了铸锭浇铸质量。
4)结构简单,修复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组成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镍锭浇铸模具,如图1所示,包括左半模1、右半模2、紧固螺栓耳3、吊钩柱4、钢箍5和楔铁6;
紧固螺栓耳3设置在左半模1和右半模2外侧壁上对接位置处,在左半模1和右半模2侧壁上还设有吊钩柱4。
该镍锭浇铸模具主要由左半模1和右半模2面对面拼合成模具100,用紧固螺栓连接左半模1和右半模2的紧固螺栓耳3,然后将钢箍5圈套在模具100中部,用楔铁6由上往下塞紧在模具外壁和钢箍6中间,使模具拼装成整体。使用时用行车吊吊钩柱4至指定位置摆放。
模具100的四个内角为圆角,模具的对开位置位于对角位置的两圆角处,对开位置处的圆角与其相对的另一个半模内侧壁切线连接。模具100的内角半径为15~25mm。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拼装好的组合模具,预先用行车吊吊钩柱4至真空熔炉内指定位置摆放;熔炼结束后,把金属液浇铸到模具内,待金属液完全凝固后,用行车吊吊钩柱4吊出真空熔炉,摆放在脱模位置,待冷却一段时间后,松开紧固螺栓耳3处的紧固螺栓,松开楔铁6,使铸锭和模具分离,然后把模具重新吊到冷却区域位置,清理内壁,重新组装备用。
本实用新型通过模具对开位置的变迁和园角的设计,提高了铸锭浇铸质量,为后续生产提供产品质量的保证,对整过生产工序流程起到核心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市东杨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无锡市东杨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48068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进行连铸坯角部轧制的装置
- 下一篇:涡旋压缩机动盘砂芯浸涂后甩干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