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膨胀螺栓入孔助力器有效
申请号: | 201520480790.8 | 申请日: | 2015-07-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4844055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09 |
发明(设计)人: | 文锦芬;辛燕;李景才;卢娜;郭翠玲;张志鹏;吴卫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明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25B31/00 | 分类号: | B25B3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50093 云***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膨胀螺栓 助力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膨胀螺栓入孔助力器,属于工程建设服务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在日常生活和现代化建设中,膨胀螺栓用途极为广泛,如:固定无框阳台窗、防盗窗、热水器、油烟机、吊顶丝杆、厨卫组件等。膨胀螺栓由胀套和螺栓构成,其工作原理是:膨胀螺栓的固定是利用锥度来促使膨胀螺栓产生摩擦握裹力,达到固定效果。.螺栓一端有螺纹,一端有锥度,外面包一铁质圆筒,铁质圆筒一端有若干均匀切口(见图二)。把它们一起砸入墙上预先打好的孔里,然后用扳手拧螺母,螺母把螺栓往外拉,将螺栓有锥度的一端拉入铁质圆筒切口端,铁质圆筒切口端被涨开,于是膨胀螺栓便被紧紧固定在墙上。
膨胀螺栓入孔,一般采用的工艺是,先钻出比膨胀螺栓尾部大径稍小的孔,再对孔进行除尘,然后将膨胀螺栓带有锥度的一端对准孔口,对膨胀螺栓螺纹端施以强力砸入。由于受到强劲外力,膨胀螺栓带螺纹的一端会产生变形,造成膨胀螺栓的螺母不能顺畅拧入、拧出,造成膨胀螺栓起不到相应的作用,甚至报废。要对螺纹变形部分进行处理,通常采取的修复措施有以下几种:
(1)采用板牙架重新攻丝。
(2)用砂轮机将变形部分磨掉(这种办法极其常用,但由于砂轮片受力不均,容易破碎,非常危险)。
(3)用锯弓将变形部分锯掉。(这种办法虽相对安全,但需要的时间较长,有时由于空间过于狭窄,此法并不可行。)
但是无论采用哪种方式对变形部分进行处理,难度都非常大,都非常费时费力,有些措施还具有非常高的危险性。从而造成劳动强度大、大量工作时间浪费、工作效率低。有时还会造成不必要的人身伤害。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化生产的需要。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膨胀螺栓入孔助力器,以用于解决现有技术造成劳动强度大、大量工作时间浪费、工作效率低等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膨胀螺栓入孔助力器,包括螺纹连接自锁部分1、助力帽2、手拧防滑部分3,螺纹连接自锁部分1为设置在助力帽2内的盲孔;其中螺纹连接自锁部分1的内螺纹与膨胀螺栓端部的外螺纹进行螺纹联接,助力帽2外围设有手拧防滑部分3。
所述助力帽2与膨胀螺栓配合端的截面面积大于助力帽2另一端的截面面积。
所述螺纹连接自锁部分1中内螺纹的长度为15mm-20mm。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是:
1、钻出深度适中,直径比膨胀螺栓带有锥度的大端直径稍小的孔。
2、对孔中的粉尘进行清理。
3、将膨胀螺栓的螺母用手拧入螺栓并压紧金属套管。
4、手握膨胀螺栓入墙助力器的手拧防滑部分3,将膨胀螺栓入墙助力器的螺纹连接自锁部分与膨胀螺栓螺纹联接,直至将二者用手拧紧。
5、一手捏住螺栓入孔助理装置的手拧防滑部分3并将膨胀螺栓带有锥度的大端对准钻好的孔,另一只手就可以拿锤子瞄准膨胀螺栓助力器的助力帽2用全力锤击,直至膨胀螺栓达到预定深度。
6、将膨胀螺栓入墙助力器拧下,完成工作。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使用膨胀螺栓入孔助力器可以对膨胀螺栓端部螺纹进行切实有效的保护,不会再出现膨胀螺栓端部螺纹被砸变形情况的发生;
2、膨胀螺栓入孔助力器可以重复使用,避免了工时和材料的浪费;
3、膨胀螺栓入孔助力器能显著降低操作者的劳动强度;
4、膨胀螺栓入孔助力器可以显著提高生产效率、提高生产质量;
5、膨胀螺栓入孔助力器可以避免工人造成不必要的人身伤害;
6、通过设置助力帽与膨胀螺栓配合端的截面面积大于助力帽另一端的截面面积,可以减轻助力器的重量,节约成本,增加锤击的受力面积;
7、螺纹孔为盲孔,能保证锁紧,但不会锁死。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装置与膨胀螺栓装配图;
图中各标号:1-螺纹连接自锁部分,2-助力帽,3-手拧防滑部分。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如图1-2所示,一种膨胀螺栓入孔助力器,包括螺纹连接自锁部分1、助力帽2、手拧防滑部分3,螺纹连接自锁部分1为设置在助力帽2内的盲孔;其中螺纹连接自锁部分1的内螺纹与膨胀螺栓端部的外螺纹进行螺纹联接,助力帽2外围设有手拧防滑部分3。
所述助力帽2与膨胀螺栓配合端的截面面积大于助力帽2另一端的截面面积。
所述螺纹连接自锁部分1中内螺纹的长度为15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明理工大学,未经昆明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48079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手工具柄裤连接结构
- 下一篇:一种提取断在孔内的丝锥的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