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压力罐有效
申请号: | 201520482836.X | 申请日: | 2015-07-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84674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18 |
发明(设计)人: | 陈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远华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J12/00 | 分类号: | F16J12/00 |
代理公司: | 杭州九洲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1 | 代理人: | 王凯音;翁霁明 |
地址: | 3175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压力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压力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压力罐。
背景技术
压力罐多用于闭式水循环系统中,起到了平衡水量及压力的作用,避免安全阀频繁开启和自动补水阀频繁补水。现有的压力罐通常采用气囊式结构,包括罐体、气囊和法兰盖,户外安装使用时常常由于气温突降而造成水管和气囊内液体介质结冻,导致整个供水机构无法正常运行,上述现象在北方等低温地区尤其严重。目前常见的解决方法是依靠外部包裹保温层减少内外热交换,但防冻效果不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防冻效果良好的压力罐,可在低温状态下促进气囊内液体流动以避免结冻现象。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压力罐,包括罐体、气囊和法兰盖,所述气囊套设在罐体内,所述法兰盖将罐体开口与气囊开口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内设有促流防冻装置,所述促流防冻装置包括贴紧连接在法兰盖内侧的驱动壳、设置在驱动壳内的发条盒和齿轮组以及一端贯穿驱动壳而穿设在气囊内的促流搅拌棒和位于法兰盖外侧的旋钮;其中,所述发条盒内穿设有发条轴,所述发条轴的周缘环绕有发条且发条的外端部与发条盒内壁相连,所述发条轴的一端向外伸出依次贯穿发条盒、驱动壳和法兰盖并与旋钮相连,发条轴另一端贯穿发条盒并与齿轮组输入端固定连接,所述齿轮组输出端与促流搅拌棒固定连接。
藉由上述结构,本实用新型可利用缓慢释放的蓄能结构带动气囊内的促流搅拌棒旋转,使得罐内液体能够始终保持一种流动状态,有效避免低温冻结的现象,保证了压力罐在低温地区使用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本结构运行原理是预先按照某一指定方向扭转旋钮使得发条呈收紧状不断积蓄弹性势能,继而松开旋钮,弹性势能通过齿轮组的多级变速转换而驱动位于输出端的促流搅拌棒以缓慢均匀的速度旋转。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压力罐中,所述促流搅拌棒包括棒体和环绕棒体外壁设置的多个搅拌片,所述搅拌片位于棒体伸入到气囊内的一端,增加气囊液体与促流搅拌棒的接触面,提高促流防冻效果。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压力罐中,所述发条轴与法兰盖的连接面上设有密封环,使得发条轴与法兰盖之间呈密闭阻流状态,降低内部液体泄漏的可能性。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压力罐中,所述促流搅拌棒伸入到气囊内的长度为气囊长度的0.5-0.8倍。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压力罐中,所述罐体外壁面包覆有防冻保温层,结合防冻保温层的隔绝效果,能更为有效地保证罐内温度,防止温度过低造成结冻现象。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结构新颖、设计合理,通过促流防冻装置的蓄能自旋转运动打破气囊内液体介质的静止状态,使其始终以缓慢流动的形式存在,解决了传统压力罐不耐寒、易结冻的技术难题,适用于低温工况。
2、本实用新型结合防冻保温层的辅助保温效果,能有效阻绝内外热交换,起到高效防冻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参照图1、图2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压力罐,包括罐体1、气囊2和法兰盖3,所述气囊2套设在罐体1内,所述法兰盖3将罐体1开口与气囊2开口固定连接。所述气囊2内设有促流防冻装置,所述促流防冻装置包括贴紧连接在法兰盖3内侧的驱动壳4、设置在驱动壳4内的发条盒和齿轮组5以及一端贯穿驱动壳4而穿设在气囊2内的促流搅拌棒6和位于法兰盖3外侧的旋钮7。其中,所述发条盒内穿设有发条轴8,所述发条轴8的周缘环绕有发条9且发条9的外端部与发条盒内壁相连,所述发条轴8的一端向外伸出依次贯穿发条盒、驱动壳4和法兰盖3并与旋钮7相连,发条轴8另一端贯穿发条盒并与齿轮组5输入端固定连接,所述齿轮组5输出端与促流搅拌棒6固定连接。更为具体地,本实施例所述促流搅拌棒6包括棒体和环绕棒体外壁设置的多个搅拌片10,所述搅拌片10位于棒体伸入到气囊2内的一端。
在实施例中,所述发条轴8与法兰盖3的连接面上设有密封环(图中未标注),从而确保两者之间的径向间隙足够小,在不影响发条轴8旋转运动的基础上形成良好的介质阻流作用,提高其密闭防漏效果。
作为优先,本实施例所述促流搅拌棒6伸入到气囊2内的长度为气囊2长度的0.5-0.8倍,这一长度范围既能保证其具有良好的促流效果,又能避免长度过长而对气囊2壁造成破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远华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未经浙江远华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48283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木板材送进机构
- 下一篇:单驱动双动梁双步进翻转式冷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