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笔帽式安瓿瓶折瓶器有效
申请号: | 201520482905.7 | 申请日: | 2015-07-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4802978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25 |
发明(设计)人: | 吴红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阴市永红橡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7B7/92 | 分类号: | B67B7/92 |
代理公司: | 江阴大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47 | 代理人: | 杜兴 |
地址: | 2144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笔帽 安瓿 瓶折瓶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折瓶装置,具体涉及一种笔帽式安瓿瓶折瓶器。
背景技术
现在医疗过程中经常会使用到安瓿瓶,安瓿瓶是用玻璃管烧制的,广泛运用于盛放注射制剂和必须隔绝空气高纯度化学药品,安瓿瓶的乳头用明火封装以隔绝空气,瓶颈部标有记号,当施加压力时瓶颈会折断,以便提取药液。在医院打针或输液的时需要使用到玻璃针剂,现有技术中在打开玻璃针剂的过程为:操作人员的拇指和食指夹住磨石,对准玻璃针剂药瓶的瓶颈处摩擦一个弧度或一圈,然后在双手的配合下将玻璃针剂顶端掰断。上述操作过程中存在下列技术缺陷当用双手配合掰折安瓿瓶时,很容易划破医务人员的手指,造成对医务人员的伤害,甚至引起破伤风,药物中毒等事故。改进的技术方案采用硅胶材质的套状折瓶器,使用时将套状折瓶器套设在安瓿瓶瓶颈上段外周,但是上述结构的折瓶器在完成折瓶动作之后,瓶颈上段不易退出,进而影响折瓶效率。因此,有必要对现有技术中的安瓿瓶开启装置进行结构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笔帽式安瓿瓶折瓶器。
为实现上述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笔帽式安瓿瓶折瓶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套设在安瓿瓶瓶颈上段的筒体,所述筒体的顶面设置有通孔,通孔内穿设有推杆,推杆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压块,所述筒体内表面设置有硅胶材质的内衬层。
优选的技术方案为,内衬层由若干个横截面为V形的硅胶条依次连接围合而成。
优选的技术方案为,筒体的筒壁底端设置有缺口,筒体的下端面设置有沿筒体轴向向下延伸的硅胶凸片,所述缺口与硅胶凸片相对设置。
优选的技术方案为,位于筒体内腔中的压块的下表面设置有柔性缓冲垫。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在于:
该笔帽式安瓿瓶折瓶器结构合理简单,便于携带,通过在折瓶筒体上设置有推杆,方便完成折瓶动作之后折瓶器中瓶颈上段的退出,使用方便,折瓶效率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笔帽式安瓿瓶折瓶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筒体;2、推杆;3、压块;4、内衬层;5、缺口;6、硅胶凸片;7、柔性缓冲垫。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如图1所示,实施例笔帽式安瓿瓶折瓶器,包括用于套设在安瓿瓶瓶颈上段的筒体1,筒体1的顶面设置有通孔,通孔内穿设有推杆2,推杆2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压块3,筒体内表面设置有硅胶材质的内衬层4。
内衬层4由若干个横截面为V形的硅胶条依次连接围合而成。
筒体1的筒壁底端设置有缺口5,筒体1的下端面设置有沿筒体轴向向下延伸的硅胶凸片6,缺口5与硅胶凸片6相对设置。该缺口可以为V形或者半圆形,缺口的作用在于定位筒体与安瓿瓶上的掰折标记点之间的位置关系,使掰折动作更方便省力。
位于筒体内腔中的压块3的下表面设置有柔性缓冲垫7。
使用时,将筒体套设在安瓿瓶上段,缺口对准安瓿瓶的标记点,硅胶凸片至于食指侧面和安瓿瓶之间,推杆受安瓿瓶顶端的顶压向上位移,双手配合掰折安瓿瓶,由于硅胶内衬层与安瓿瓶瓶颈上段之间相配合,因此安瓿瓶瓶颈上段留在筒体中,操作人员一手放置含有药液的安瓿瓶瓶颈下段,另一手拇指按压推杆顶端的压块,将安瓿瓶瓶颈上段顶出筒体。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阴市永红橡塑有限公司,未经江阴市永红橡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48290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