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止轿厢意外移动的安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483249.2 | 申请日: | 2015-07-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51775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11 |
发明(设计)人: | 李春生;杨林;孔凡雪;王祥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春生 |
主分类号: | B66B5/16 | 分类号: | B66B5/16;B66B1/3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750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止 意外 移动 安全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梯安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防止轿厢意外移动的安全装置。
背景技术
近几年,我国已多地发生因电梯故障引发的安全事故,其中轿门未完全关闭时轿厢意外移动导致的伤害最突出。针对于轿厢门系统,主要依靠门锁装置、安全触板、光幕等保护装置,当轿厢开门时系统不能发送轿厢运动信号,只有当检测到轿厢门关闭时,系统才发送轿厢运动信号,此时电梯才能够运行。但当电梯安全运动倚赖的电梯主机、驱动系统、电气保护装置任一部件发生故障而失灵,就有可能发出错误信号,轿厢就可能发生意外移动,另外如果电梯出现物理性或机械性故障,如曳引轮与曳引绳之间打滑等,即使保护装置不发送轿厢运动信号,轿厢也会下滑溜车,发生轿门打开轿厢意外移动事故,若乘客在进出电梯时出现故障,其后果就会直接导致乘客的人身伤亡,后果非常严重。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防止轿厢意外移动的安全装置,在轿门未完全关闭时,始终对轿厢保持锁止状态的防止电梯轿厢意外移动,能够完全避免轿厢门未完全关闭时电梯轿厢意外移动事故的发生,最大程度的提高现有电梯的安全性,有效保护电梯设备的安全和乘客的人身安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防止轿厢意外移动的安全装置,包括传动装置及执行装置,所述传动装置包括第一传动轮、第二传动轮、开门电机及主传动杆,开门电机通过传动轴与第一传动轮及第二传动轮连接,所述第一传动轮与电梯轿门相连,所述主传动杆设有第一主动轮、中间主动轮及第二主动轮,主传动杆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一从动轮及第二从动轮,所述第一主动轮通过第一传动带与第二传动轮连接,中间主动轮通过中间传动带与第一从动轮连接,第二主动轮通过第二传动带与第二从动轮连接,中间传动带及第二传动带均设有拨块,所述执行装置有两个分别设置在中间传动带的同一垂直面上部及第二传动带同一垂直面下部,所述执行装置包括弹簧挡板、弹簧、插杆、挡块、插板,所述弹簧挡板固定在轿顶上,所述弹簧与插杆连接,所述插杆靠近弹簧的位置设有与拨块相配合的挡块,所述插板固定在电梯的导轨架或井道壁上,且所述插板设有与插杆相匹配的插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在电梯的每一层都设有插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弹簧挡板、弹簧、插杆及插板自轿厢内侧向轿厢边缘方向依次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传动带、中间传动带及第二传动带均为橡胶传动带或链条传动带或其他传动装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能够在轿厢门未完全关闭时,一直保持对轿厢的锁止状态,能够完全避免在轿门未完全关闭时发生的电梯轿厢意外移动的严重事故,实现了最大程度地降低了电梯意外导致的安全风险,对保护电梯设备的安全和乘客的人身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尤其是,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安全可靠、安装方便等优点,可无破坏地加装于现有电梯设备中,对改进和改良现有电梯的安全性具有显著性实用价值。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在电梯轿厢关门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在电梯轿厢开门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第一传动轮,2、第二传动轮,3、开门电机,4、主传动杆,5、第一主动轮,6、中间主动轮,7、第二主动轮,8、第一从动轮,9、第二从动轮,10、第一传动带,11、中间传动带,12、第二传动带,13、拨块,14、弹簧挡板,15、弹簧,16、插杆,17、挡块,18、插板,19、插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阐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春生,未经李春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48324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按钮式医用金属吸引管
- 下一篇:一种气管插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