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内部萃取电喷雾电离源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484356.7 | 申请日: | 2015-07-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27236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30 |
发明(设计)人: | 陈焕文;周炜;刘坤;魏益平;朱亮;徐建军;王志豪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华理工大学;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
主分类号: | H01J49/10 | 分类号: | H01J49/10;G01N27/62 |
代理公司: | 重庆百润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0219 | 代理人: | 刘立春 |
地址: | 330013 江西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内部 萃取 喷雾 电离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化学分析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内部萃取电喷雾电离源装置。
背景技术
电喷雾萃取电离质谱分析技术(ExtractiveElectrosprayIonization-MassSpectrometry,EESI-MS)是在继承ESI和DESI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型离子化技术,也是敞开式电离技术家族中的一员。由于无需对样品作复杂预处理即可获得待测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和结构信息,EESI-MS技术近年来成为研究热点,现已广泛用于液体、气溶胶、固体表面、黏性样品等不同形态样品的分析,特别适用于实时在线连续监测液体样品。
电喷雾萃取电离(EESI)装置主要由用于产生初级离子的电喷雾通道和用于样品引入的样品通道组成,电喷雾通道和样品引入通道具有一定的间距和夹角,两个通道与质谱入口也具有一定的夹角和距离。在常压条件下,电喷雾通道产生的初级离子与样品通道出来的中性样品进行碰撞,发生萃取和电荷转移,随即产生的待测物离子在电场和真空的共同作用下被引入质谱仪,进行质量分析和检测。
现有技术中,还没有适用于EESI源的电离源装置,现有的电离源装置主要用于非EESI的质谱分析技术,一般体积较大,价格昂贵;而实验室里所用的电喷雾通道喷头和样品引入通道喷头往往是由不锈钢三通管接头拼装而成,结构受到限制,使用不方便,稳定性不高,综合性能不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内部萃取电喷雾电离源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电喷雾萃取电离源装置体积较大、价格昂贵、使用不便,稳定性不高、综合性能低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内部萃取电喷雾电离源装置,包括取样器手柄1、定量取样器2、毛细管固定器5、样品3、套管4、萃取剂毛细管7和手拧接头6,其中,所述定量取样器2设于所述取样器手柄1一端,所述样品3设于所述定量取样器2和所述套管4之间,所述套管4设于所述毛细管固定器5之内,所述毛细管固定器5通过螺纹与所述手拧接头6连接,所述萃取剂毛细管7设于所述毛细管固定器5、套管4和手拧接头6的中心空心部位。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为:结构简单、成本低、易于实用,综合性能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配合质谱使用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内部萃取电喷雾电离源装置,包括取样器手柄1、定量取样器2、毛细管固定器5、样品3、套管4、萃取剂毛细管7和手拧接头6,其中,所述定量取样器2设于所述取样器手柄1一端,所述样品3设于所述定量取样器2和所述套管4之间,所述套管4设于所述毛细管固定器5之内,所述毛细管固定器5通过螺纹与所述手拧接头6连接,所述萃取剂毛细管7设于所述毛细管固定器5、套管4和手拧接头6的中心空心部位。
在采样时,由取样器手柄1和定量取样器2组合形成取样器,通过按压由定量取样器2锋利边缘切割获取样品3。获取样品3后,将定量取样器2按入装有套管4的毛细管固定器5中,调节毛细管固定器5中的萃取剂毛细管7插入样品3中,并将毛细管固定器5与手拧接头6连接,完成样品的采集及内部萃取电喷雾电离源的组装。
图2为本实用新型配合质谱使用的示意图。通过调整离子源与质谱仪进样口之间的角度和距离d到合适位置,即可通过质谱对萃取出物质进行分析检测。
应用本实用新型,通过对样品进行定量采集,可实现对组织内物质的稳定、可靠分析(iEESI-MS)
本实用新型实现了样品的定量采样,从而能够对样品内部物质进行稳定可靠的检测,大大扩展了质谱分析的应用范围。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成本低、易于实用,综合性能高。
可以理解的是,图中示出的系统结构并不构成对系统的限定,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设备,或者组合某些设备,或者不同的设备部署。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力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华理工大学;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未经东华理工大学;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48435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