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齿轮传动的管道清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484993.4 | 申请日: | 2015-07-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69766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18 |
发明(设计)人: | 李云鹏;蔡晓君;刘湘晨;张茂林;王妍陶;刘宇;吴同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 |
主分类号: | B08B9/051 | 分类号: | B08B9/051 |
代理公司: | 北京凯特来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60 | 代理人: | 郑立明;李闯 |
地址: | 10260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齿轮 传动 管道 清洁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管道清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齿轮传动的管道清洁装置。
背景技术
管道内部不仅容易积累灰尘,而且容易滋生各种病毒和霉菌,因此对管道内部进行清洁,不仅可以改善管道内部的卫生环境,减少污染和致病因素,而且可以有效防治管道内所排出气体降低外界空气的质量。
在现有技术中,对管道内部进行清洗大多采用人工清洗,这不仅易留卫生死角、难以彻底洗净,而且劳动强度大,清洗成本高、容易造成二次污染。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基于齿轮传动的管道清洁装置,能够对水平直管、斜坡管、小变径管道进行清洗,不仅运行平稳、不会受到管道内焊点、污泥的影响,而且清洗效果好、成本低廉。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基于齿轮传动的管道清洁装置,包括:主体1、清洗机构、行走机构和自适应机构;主体1的前端固定有支架11;主体1的内部设有电动机,并且电动机的驱动轴12由主体1的前端伸出,而驱动轴12的前端与蜗杆轴13连接;清洗机构固定于蜗杆轴13的前端;行走机构至少为三个,这些行走机构沿主体1的周向均布,并且每个行走机构均沿着主体1的轴线方向设置;
自适应机构包括:第一连杆41、第二连杆42、横杆43、伸缩套管44和伸缩套管复位弹簧45;第一连杆41的内端铰接在支架11上,而第一连杆41的外端与横杆43的前端铰接,第二连杆42的内端与主体1的后端铰接,而第二连杆42的外端与横杆43的后端铰接,从而形成了以主体1为机架,以第一连杆41和第二连杆42为摇杆,以横杆43为连杆的双摇杆机构;伸缩套管44的一端与主体1的前端铰接,而伸缩套管44的另一端与第一连杆41的外端铰接;伸缩套管复位弹簧45设置于伸缩套管44的内管上;
行走机构包括:蜗轮31、主动链轮32、链条33、从动链轮34、主动行走轮35和从动行走轮36;蜗轮31与主动链轮32固定为一体,并且均设置于支架11上,而蜗轮31与蜗杆轴13构成蜗轮蜗杆传动机构;从动链轮34与主动行走轮35固定为一体,并且均设置于第一连杆41的外端,而从动链轮34与主动链轮32之间通过链条33连接传动;从动行走轮36设置于第二连杆42的外端。
优选地,所述的清洗机构包括圆饼形固定盘21和铁片刷22;圆饼形固定盘21的中心固定于蜗杆轴13的前端,而铁片刷22沿圆饼形固定盘21的圆周均布。
优选地,所述主体1的后端设有主体密封盖14。
由上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基于齿轮传动的管道清洁装置通过将蜗杆轴13与电动机的驱动轴12连接,并在蜗杆轴13前端设置清洗机构,从而可以实现对管道内污染物进行有效清洗。同时,该管道清洁装置通过伸缩套管44、伸缩套管复位弹簧45以及一个双摇杆机构实现了在一定管径范围的管道内能够自动灵活地进行调整,从而即使管道内存在焊点、污垢、少量形变,或是行进在崎岖的油路上,该管道清洁装置也能顺利通行。由此可见,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能够对水平直管、斜坡管、小变径管道进行清洗,不仅运行平稳、不会受到管道内焊点、污泥的影响,而且清洗效果好、成本低廉。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行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管道清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基于齿轮传动的管道清洁装置进行详细描述。
实施例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石油化工学院,未经北京石油化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48499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真空膜盒压力表
- 下一篇:一种新型六维腕力传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