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智能抑谐式无功补偿模块有效
申请号: | 201520485041.4 | 申请日: | 2015-07-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4886194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16 |
发明(设计)人: | 王培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指月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3/18 | 分类号: | H02J3/18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聚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50 | 代理人: | 张建纲 |
地址: | 325604 浙江省温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智能 抑谐式 无功 补偿 模块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智能抑谐式无功补偿模块。
背景技术
现有智能无功补偿模块的壳体为一体成型,设置在壳体内容易发生故障的主线路板及塑壳断路器在检修时需要将壳体整个拆下,操作非常繁琐,工作效率很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便于检修主线路板的智能抑谐式无功补偿模块。
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智能抑谐式无功补偿模块,包括壳体、以及设于所述壳体内电连接的电容器、电抗器、塑壳断路器以及主线路板;所述壳体侧顶部设有与所述主线路板电连接的显示屏模块;所述壳体由底座、侧壳及上盖板连接构成,所述上盖板采用可拆卸方式与所述侧壳连接,所述主线路板以可拆卸方式设置在所述壳体内临近所述上盖板的位置。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上盖板通过螺丝与所述侧壳固定连接。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侧壳内顶部固定设置有固定片,所述主线路板通过螺丝固定在所述固定片上。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侧壳顶部向内弯折形成有支承板,所述塑壳断路器固定在所述支承板上,所述上盖板与所述塑壳断路器对应的位置设有缺口。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前侧板及所述后侧板上固定有便于转移的提手。
本实用新型具有积极的效果:
(1)采用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当主线路板出现故障时,只需将所述上盖板及主线路板拆下即可对主线路板进行维修或更换,操作非常方便,而无需将整个外壳拆下。
(2)本实用新型中用于固定塑壳断路器的所述支承板为后侧板折弯形成,无需另外加工及装配,提高了装配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同时通过将塑壳断路器设置在顶部,在塑壳断路器出现故障无法工作时,将上盖板打开即可对其更换,非常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的智能抑谐式无功补偿模块的正向视图;
图2为图1所示智能抑谐式无功补偿模块去掉左侧板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所示附图标记为:1-壳体;11-底座;12-侧壳;13-上盖板;14-前侧板;15-后侧板;16-支承板;2-电容器;3-电抗器;4-塑壳断路器;5-主线路板;6-显示屏模块;7-提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智能抑谐式无功补偿模块的结构做以说明:
一种智能抑谐式无功补偿模块,如图1和图2所示,其包括壳体1、以及设于所述壳体1内电连接的电容器2、电抗器3、塑壳断路器4以及主线路板5;所述壳体1侧顶部设有与所述主线路板5电连接的显示屏模块6;所述壳体1由底座11、侧壳12及上盖板13连接构成,所述上盖板13采用可拆卸方式与所述侧壳12连接,所述主线路板5以可拆卸方式设置在所述壳体1内临近所述上盖板13的位置;采用本实施例中的结构,当主线路板5出现故障时,只需将所述上盖板13及主线路板5拆下即可对主线路板5进行维修或更换,操作非常方便,而无需将整个外壳拆下。
本实施例中,所述上盖板13通过螺丝与所述侧壳12固定连接;所述侧壳12内顶部固定设置有固定片,所述主线路板5通过螺丝固定在所述固定片上。
进一步,本实施例中的所述侧壳12顶部向内弯折形成有支承板16,所述塑壳断路器4固定在所述支承板16上,所述上盖板13与所述塑壳断路器4对应的位置设有缺口,所述支承板16为后侧板折弯形成,无需另外加工及装配,提高了装配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同时通过将塑壳断路器4设置在顶部,在塑壳断路器4出现故障无法工作时,将上盖板13打开即可对其更换,非常方便;另外,本实施例中的所述侧壳12由前侧板14、左侧板、右侧板及后侧板15连接构成。
再进一步,由于无功补偿模块的重量较重,转移时很不容易,因此,本实施例中的所述前侧板14及所述后侧板15上固定有便于转移的提手7,在转移产品时,手抓住提手7即可将产品抬起。
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这些属于本实用新型的实质精神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指月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指月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48504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风机控制器的电源电路
- 下一篇:一种直流输电极控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