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三维渗透率实验模拟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485927.9 | 申请日: | 2015-07-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4804797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25 |
发明(设计)人: | 张耀中;赖晗;任星明;杨滢;李俊南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科技学院 |
主分类号: | E21B43/20 | 分类号: | E21B43/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01331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三维 渗透 实验 模拟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模拟实验装置,具体为一种三维渗透率实验模拟装置,属于石油勘探开发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近年来提高油田采收率的研究受到国内外普遍的重视,根据不同的油藏特点和开发阶段,进行不同方法的试验研究。国内外采用注水开发的油田,由于油水粘度的差异和油藏非均质性的影响,水的波及系数不高,致使原油采收率仍较低。探索如何提高注水后油层的采收率,出现了一些三次采油的方法,其相应的室内研究和现场试验,正在国内外广泛开展起来。
物理模拟与矿场试验相比,具有费用少时间短、可重复性和可预见性等优点,它是研究提高原油采收率的主要手段之一,任何物理模拟都需要借助于实验装置和实验模型来完成,目前国内外的现有实验模拟装置对动态驱动油过程中渗透率的测试并不完善,效果并不好,不能实现准确的模拟与测试的要求。
为解决以上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三维渗透率实验模拟装置,能够有效的提高模拟测试精度,能够有效的了解油层在注水过程中储层非均质性、不同注采井网对驱油效果的影响,对确定提高原油采收率合理开发方案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为确定水驱后剩余油的合理挖潜方式提供参考。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情况,为解决现有技术之缺陷,本实用新型之目的就是提供了一种三维渗透率实验模拟装置,其包括注入组件、恒温箱、模型夹持器、计量组件、回压装置、数据采集组件、控制器和计算机数据处理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型夹持器设置在所述恒温箱内,所述注入组件、计量组件和所述数据采集组件均与所述模型夹持器相连通,其中,所述注入组件包括依次相连的注入泵、真空泵、围压泵和储液泵,其中,储液泵通过电磁阀与所述模型夹持器的入口连接,所述回压装置与所述计量组件的一端连接,所述计量组件的另一端与所述模型夹持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数据采集组件包括压力传感器、饱和度场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饱和度场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均与所述计算机数据处理组件连接,所述模型夹持器、数据采集组件、回压装置和恒温箱均与所述控制器连接。
进一步,作为优选,本实用新型还包括中间容器,所述中间容器的一端与所述模型夹持器连接,所述中间容器的另一端与恒压恒速驱替泵连接,所述中间容器与所述模型夹持器之间设置有电磁阀。
进一步,作为优选,所述模型夹持器为岩心夹持器。
进一步,作为优选,所述中间容器为活塞式中间容器,且所述中间容器与所述模型夹持器之间还设置有过滤器。
进一步,作为优选,所述计量组件包括压力计量组件和流量计量组件。
进一步,作为优选,本实用新型还包括时间控制器和打印记录仪,所述时间控制器与所述控制器连接,所述打印记录仪与所述计算机数据处理组件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三维渗透率实验模拟装置,能够有效的提高模拟测试精度,能够有效的了解油层在注水过程中储层非均质性、不同注采井网对驱油效果的影响,对确定提高原油采收率合理开发方案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为确定水驱后剩余油的合理挖潜方式提供参考。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三维渗透率实验模拟装置的结构图;
其中,1、恒温箱,2、模型夹持器,3、计量组件,4、回压装置,5、注入泵,6、真空泵,7、围压泵,8、储液泵,9、电磁阀,10、压力传感器,11、饱和度场传感器,12、温度传感器,13、中间容器,14、恒压恒速驱替泵,15、过滤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三维渗透率实验模拟装置,其包括注入组件、恒温箱1、模型夹持器2、计量组件3、回压装置4、数据采集组件、控制器和计算机数据处理组件(图中未示出),模型夹持器2设置在所述恒温箱1内,所述注入组件、计量组件3和所述数据采集组件均与所述模型夹持器相连通,其中,所述注入组件包括依次相连的注入泵5、真空泵6、围压泵7和储液泵8,其中,储液泵8通过电磁阀9与所述模型夹持器2的入口连接,所述回压装置4与所述计量组件3的一端连接,所述计量组件3的另一端与所述模型夹持器2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数据采集组件包括压力传感器10、饱和度场传感器11和温度传感器12,所述压力传感器10、饱和度场传感器11和温度传感器12均与所述计算机数据处理组件连接,所述模型夹持器2、数据采集组件、回压装置4和恒温箱1均与所述控制器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科技学院,未经重庆科技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48592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井下压力温度连续监测系统
- 下一篇:自动放气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