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大径级测树围尺有效
申请号: | 201520487276.7 | 申请日: | 2015-07-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88100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18 |
发明(设计)人: | 汪加魏;陈德朝;贾忠奎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林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B3/10 | 分类号: | G01B3/10 |
代理公司: | 四川君士达律师事务所 51216 | 代理人: | 杨宜付 |
地址: | 10008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大径级测树围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测量工具,具体涉及一种林业生产实践和林业研究中测量大径级林木直径的围尺。
背景技术
目前,在林业生产实践和林业研究中,具有大量的树木测定工作,比如测定树木或木材粗度、高度或长度、生长量及单位林地面积、胸高断面积等。林木直径的测量工作,包括测量胸径、地径、米径等。
树径的测量使用直径卷尺,直径卷尺用于围测树干胸径为主的小钢卷尺、夹有金属丝的布卷尺或篾卷尺。一般长1~3米,按圆周长等于π倍直径关系和卷尺一样在尺上刻划,径阶的刻划单位有1厘米、2厘米和4厘米几种,应用时根据林分平均直径的大小进行选择。篾卷尺是中国特有的竹篾尺,有300多年的历史,用黑色油漆刻划。
发明人在林木的调查研究中遇到了以下实际问题:在遇到大径级林木(直径大于50cm)时,一个人的臂展不能环抱树木胸径,需要两个人配合才能完成测量工作,直接降低了工作效率。
发明内容
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独自一人便能够测量大径级树木直径的围尺。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大径级测树围尺,包括盒体,盒体内安装有卷尺,所述盒体安装有转轴,卷尺的一端固定连接于转轴,卷尺的另一端设置有牵引环;卷尺的近牵引环端还设置有孔;所述转轴的轴心设置有插槽,该插槽内拆卸式安装有钉,所述钉包括一钉帽,钉帽的一面安装有拉环,钉帽的另一面设置有针刺部。
根据本实用新型大径级测树围尺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所述针刺部为楔形。
根据本实用新型大径级测树围尺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所述钉帽为矩形。
根据本实用新型大径级测树围尺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所述卷尺的近牵引环端还设置有刻度指针。
根据本实用新型大径级测树围尺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所述拉环与钉帽铰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大径级测树围尺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所述针刺部的近钉帽端设置有外螺纹,所述插槽内设置有内螺纹,所述钉与插槽螺纹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上述技术方案中的一个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大径级测树围尺非常适用于一个人独自完成大径级树木的胸径测量工作,相比于现有的测树卷尺,本实用新型降低了人工投入,提高了测量工作的效率。
2、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易于操作,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大径级测树围尺的主视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俯视示意图。
图3是图2中A-A剖视示意图。
图中1盒体,11转轴,2卷尺,21牵引环,22孔,23刻度指针,31钉帽,32拉环,33针刺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一个具体实施例进行说明。
参见图1至图3。本实施例所描述的一种大径级测树围尺,包括盒体1,盒体1内安装有卷尺2,所述盒体1安装有转轴11,卷尺2的一端固定连接于转轴11,卷尺2的另一端设置有牵引环21。卷尺2的近牵引环端可以选择性地设置有刻度指针。卷尺2能够环绕在转轴11上,使用时,操作人员拉动牵引环21,拉伸卷尺。使用完毕后,转动转轴11,使卷尺2环绕在转轴11上。
卷尺2的近牵引环端的正中设置有孔22,该孔22供钉插入,并通过钉将卷尺的一端固定在树上。
所述转轴11的轴心设置有用于安放钉的插槽,该插槽与钉拆卸式配合,在非使用状态,钉能够稳固地安装在插槽内。所述钉包括一钉帽31,钉帽的一面安装有拉环32,钉帽的另一面设置有针刺部33。钉安放在插槽上,避免在携带过程中掉落,避免针刺伤工作人员。针刺部33可以是楔形,也可以是圆锥形,能够刺入树木。针刺部33的近钉帽端设置有外螺纹,所述插槽内设置有内螺纹,所述钉与插槽螺纹连接。钉帽31为矩形,方便转动钉。也有利于增加钉的体积,在钉掉落后更容易被找到。作为一种优选,拉环32与钉帽31铰接,方便拉环被折叠或开启。
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的是,上述优选实施方式不应视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为准。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林业大学,未经北京林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48727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游标卡尺读数放大装置
- 下一篇:网格加筋式壳体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