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化粪池有效
申请号: | 201520488863.8 | 申请日: | 2015-07-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4848617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09 |
发明(设计)人: | 石飞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祥莺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1/04 | 分类号: | C02F11/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1255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化粪池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污水处理设施,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化粪池。
背景技术
化粪池,是处理粪便并加以过滤沉淀的设备。其原理是固化物在池底分解,上层的水化物体,进入管道流走,防止了管道堵塞,给固化物体有充足的时间水解。现有的三腔室化粪池通过分隔板将三腔室分开,无法保证腔室之间的压力平衡,腔室之间压力不平衡会引起内部压力冲击造成化粪池的损坏。
目前,公告号为CN104591380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化粪池,包括壳体和容腔,壳体内设有两道隔舱板。所述两道隔舱板把容腔分隔为沉淀发酵区、厌氧区、降解区。沉淀发酵区上方的壳体处开有清渣口,沉淀发酵区左侧设有进口管,降解区的右侧设有出口管。两道隔舱板上均设有排气口和过粪管,过粪管连通相邻腔室,污水粪便在不同腔室间流动处理时,过粪管伸入工作液面以下。排气口位于过粪管上方。这种化粪池虽然可以通过排气孔保持三个腔室内的废毒气排出和压力平衡,但三个腔室连通后,厌氧区的厌氧环境被破坏,化粪池的厌氧效果降低,导致化粪池不能高效处理污水。且三个腔室连通后,当腔室内的液面高于排气孔后,不同腔室之间的液体发生相互交叉,影响化粪池处理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强度、抗腐蚀、密封性好、环保、具有实时指示和实时平衡功能、安全和高效的化粪池。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化粪池,包括壳体和容腔,壳体内设有两个分隔板,分隔板将容腔分隔为三个腔室,容腔两侧的腔室分别为沉淀发酵区和降解区,位于沉淀发酵区和降解区中间的腔室为厌氧区;所述沉淀发酵区上方的壳体处设有清渣口,沉淀发酵区侧面的壳体上设有进口管,降解区侧面的壳体上设有出口管;所述分隔板上设有溢流管,溢流管连通位于分隔板两侧的腔室;所述容腔上部设有连通管,连通管连通清渣口和降解区。
使用连通管可以维持清渣口和降解区的压力平衡,工作时沉淀发酵区和降解区的液体能够保持在同一水平面上,液体能够在不同腔室间转移,保证化粪池正常充分使用,同时能够保证化粪池不会因为腔室之间压力不平衡造成冲击损坏化粪池。其次,连通管可以通过连通管内的液体高度来指示降解区的液体量,当连通管中出现液体时,说明降解区的液体已满,指示化粪池内的液体需要进行处理。同时,使用连通管连通清渣口和降解区,降解区的废毒气可以通过连通管排出,起到较好的排气作用。另外,连接管未连通厌氧区和其他两个腔室,可以保证厌氧区的有效厌氧环境,提供厌氧处理污水的效果。因此,使用该技术方案,可以实时起到较好的平衡和指示作用,同时能够排出废毒气并保证化粪池的安全和高效使用。
优选,所述连通管包括横连通管和竖连通管,横连通管和竖连通管相互垂直并一体连接,横连通管穿过分隔板和降解区的上部连通,竖连通管位于清渣口内。
该结构简单且牢固,实用性强,可以有效连通清渣口和降解区。
优选,所述横连通管设在溢流管的上方。
横连通管高于溢流管,在工作液面低于横连通管时,液体不会发生误流入横连通管干扰连通管的通气功能,连通管能够有效起到平衡清渣口和降解区压力的作用。
优选,所述溢流管包括横溢流管和竖溢流管,横溢流管和竖溢流管相互垂直并一体连接,横溢流管固定在分隔板上延伸至腔室中上部,竖溢流管位于相邻腔室内并竖直向下延伸至相邻腔室的中部。
该结构简单且牢固,实用性强,可以有效连通相邻腔室。溢流管将中上部的粪液导入相邻腔室内,避免将下部的粪渣导入相邻腔室内。
优选,所述化粪池采用热合工艺连接为一体。
一体连接可以保证化粪池的密封性使其不易渗透。采用热合工艺连接,解决了整个化粪池注塑一体加工不便的难题。
优选,所述壳体上设有加强筋。
该结构简单,加入加强筋可以使壳体更加牢固,更适合实际应用。
优选,所述化粪池由PP材料制成。
化粪池经常埋在地下受潮湿土壤和酸碱盐等侵蚀,而PP材料的机械性能强韧,能抗多种有机溶剂和酸碱腐蚀,故使用PP材料的化粪池的强度较高且能抗腐蚀,使用时不易损坏,增加使用寿命,同时不会造成渗透的情况,能够保护周边环境和地下水资源。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化粪池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壳体;2、连通管;21、横连通管;22、竖连通管、3、分隔板;4、沉淀发酵区;5、厌氧区;6、降解区;7、清渣口;8、进口管;9、出口管;10、溢流管;101、竖溢流管;102、横溢流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祥莺环保设备有限公司,未经杭州祥莺环保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48886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