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隐藏式旋钮控制的电热水器有效
申请号: | 201520490132.7 | 申请日: | 2015-07-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87302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18 |
发明(设计)人: | 何茂财;杨勇奇;张仪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格美淇电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H9/20 | 分类号: | F24H9/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84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隐藏 旋钮 控制 电热水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热水器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隐藏式旋钮控制的电热水器。
背景技术
以电作为能源进行加热的热水器通常称为电热水器。是与燃气热水器、太阳能热水器相并列的三大热水器之一。电热水器按加热功率大小可分为储水式(又称容积式或储热式)、即热式、速热式(又称半储水式)三种;储水式是电热水器的主要形式,按安装方式的不同,可进一步区分为立式、横式、落地式、槽下式,以及最新上市的与浴室柜一体设计的集成式。按承压与否,又可区分为敞开式(简易式)和封闭式(承压式),按使用途,可分为家用和商用。按加热方式,可分为磁能、电阻丝、硅管等三种。
现有市面上机械控制的电热水器其控制旋钮均完全外露在控制面板上,控制旋钮完全外露不仅导致热水器的外观不美观,并且容易出现被外物碰撞损坏等现象。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隐藏式旋钮控制的电热水器,其能有效解决现有之电热水器的控制旋钮完全外露导致不美观并且容易碰撞损坏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
一种隐藏式旋钮控制的电热水器,包括有热水器外壳、内胆、进水管、加热管、控制器外壳、隐藏式旋钮、温度显示板以及温度控制器;该内胆设置于热水器外壳内,内胆上设置有冷水进口和热水出口,该进水管和加热管均设置于内胆内,进水管连接冷水进口,该控制器外壳设置于热水器外壳的外表面上,该隐藏式旋钮、温度显示板和温度控制器均设置于控制器外壳内,隐藏式旋钮的侧缘局部露出控制器外壳的边缘。
优选的,所述热水器外壳上设置有镁棒口。
优选的,所述热水器外壳上设置有防电墙外壳,防电墙外壳内设置有防电墙,前述冷水进口和热水出口均露出防电墙外壳。
优选的,所述控制器外壳上贴有面板面贴,面板面贴上留有温度显示窗口及温度调节显示窗口。
优选的,所述控制器外壳采用卡勾或螺钉固定在热水器外壳上。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而言,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
通过将隐藏式旋钮设置于控制器外壳内,仅使隐藏式旋钮的侧缘局部露出控制器外壳的边缘,实现了隐藏式安装设计,使热水器外观更美观、大气。并且这种隐藏式安装设计使温度控制器不再遭受因外力碰撞控制旋钮导致温度控制器损坏的现象,更好地保护了产品。
为更清楚地阐述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和功效,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另一状态的主视图。
附图标识说明:
10、热水器外壳11、镁棒口
12、防电墙外壳13、防电墙
20、内胆21、冷水进口
22、热水出口30、进水管
40、加热管50、控制器外壳
60、隐藏式旋钮70、温度显示板
80、温度控制器90、面板面贴
91、温度显示窗口92、温度调节显示窗口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照图1至图3所示,其显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具体结构,包括有热水器外壳10、内胆20、进水管30、加热管40、控制器外壳50、隐藏式旋钮60、温度显示板70以及温度控制器80。
该内胆20设置于热水器外壳10内,内胆20上设置有冷水进口21和热水出口22,该进水管30和加热管40均设置于内胆20内,进水管30连接冷水进口21,该控制器外壳50设置于热水器外壳10的外表面上,该隐藏式旋钮60、温度显示板70和温度控制器80均设置于控制器外壳50内,隐藏式旋钮60的侧缘局部露出控制器外壳50的边缘。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热水器外壳10上设置有镁棒口11,所述热水器外壳10上设置有防电墙外壳12,防电墙外壳12内设置有防电墙13,前述冷水进口21和热水出口22均露出防电墙外壳12。
以及,所述控制器外壳50上贴有面板面贴90,面板面贴90上留有温度显示窗口91及温度调节显示窗口92,所述控制器外壳50采用卡勾或螺钉固定在热水器外壳10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格美淇电器有限公司,未经广东格美淇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49013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受光器件
- 下一篇:具有对准机构的光学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