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控持续动力加压髓内钉有效
申请号: | 201520490472.X | 申请日: | 2015-07-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4839704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09 |
发明(设计)人: | 董耀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董耀武 |
主分类号: | A61B17/72 | 分类号: | A61B17/72 |
代理公司: | 上海衡方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34 | 代理人: | 卞孜真 |
地址: | 511488 广东省广州市番***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可控 持续 动力 加压 髓内钉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装置涉及临床用于治疗股骨、胫骨骨折髓内固定器材,特别是一种可控持续动力加压髓内钉。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外应用的交锁髓内钉主要是静力型交锁髓内钉,其特点中轴固定、坚强,能较好维持骨的长度、控制旋转、创伤较小。允许患者早期下床活动、可以达到解剖复位、减少牵引时间,对髋膝的功能的影响可以降到最低程度,绝大部分长管状骨骨干骨折都是交锁髓内钉固定的适应证,因此已成为治疗股骨、胫骨干骨折的金标准。但静力型固定使锁钉应力集中易发生断钉,同样可产生高应力遮挡效应,导致骨折延迟愈合与骨不连。文献报道胫骨骨折交锁髓内钉治疗后有5%~28.16%的延迟愈合率和0%~8%的不愈合率。有研究表明:若血供足够,骨折局部应力是骨组织修复过程主要影响因素,纵向载荷产生的压应力能驱动成骨细胞及成纤维细胞向分化成骨方向发展,纵向载荷产生的压应力也能刺激骨折端新生骨细胞的增长,缩短新生骨细胞的爬行距离,对骨折的愈合是有利的。剪切、扭转、牵张载荷产生剪切应力驱动成纤维细胞增殖为纤维组织,造成骨内部应力重分布,骨断的板层界面应务过于集中,对愈合不利。依据上述研究结果早期将静力交锁改为动力交锁是促进胫骨骨折愈合的一种较好的方法。目前应用二次动力化增加病人二次手术痛苦,增加手术费用的同时,对于股骨、胫骨而言也产生不稳定骨折,早期采用动力固定除可能发生髓内钉退出或进入关节、肢体短缩、骨折移位等并发症外。虽然利用髓内针产生的滑动夹板作用在患肢负重时产生纵向压应力,有利骨折愈合;但是,受肢体重力影响,在抬腿时骨折端出现张力,不利骨折愈合。其二是患肢大部分时间处在非负重状态,骨折端不受外力作用,没有轴向压应力,也是不利于骨折愈合的,影响治疗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减少应力集中,避免应力遮挡,在骨折端提供有效、持续、可控轴向相向压应力的可控持续动力加压髓内钉。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可控持续动力加压髓内钉,沿纵向轴线从近端延伸至远端,包括:钉本体,在所述钉本体内设有沿纵向轴线从近端延伸至远端的空腔;锁定孔,所述锁定孔横向延伸贯穿所述钉本体;以及滑动件,所述滑动件设置在所述钉本体远端的所述空腔内,在所述钉本体远端的所述空腔内纵向设置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一弹性件位于所述滑动件与所述钉本体远端的端部之间。
优选的,所述滑动件的形状为圆柱方槽。
优选的,在所述滑动件的外侧设有纵向设置的凹槽,在所述钉本体远端的所述空腔内设有纵向设置的侧脊,所述侧脊与所述凹槽相匹配。
优选的,所述可控持续动力加压髓内钉还包括一定位件,所述定位件设置在所述钉本体的近端端部,从所述钉本体近端的端部伸入所述空腔内。
优选的,在所述钉本体近端的所述空腔内纵向设置第二弹性件,所述第二弹性件位于所述定位件与所述空腔内壁之间。
优选的,所述锁定孔的形状为腰形,所述锁定孔的长度为1厘米、宽度为插入其内的锁钉的直径。
优选的,所述锁定孔的截面为漏斗形。
优选的,所述锁定孔的数量为四个,在所述钉本体的近端和远端分别布置两个所述锁定孔。
优选的,在所述滑动件上开有两个滑动孔,两个所述滑动孔的位置与位于所述钉本体远端的两个所述锁定孔的位置相对应。
优选的,所述钉本体的横截面从近端至远端逐渐减小。
优选的,所述钉本体远端端部的横截面为椭圆形或圆形。
优选的,所述定位件为螺母,所述螺母通过螺纹与所述钉本体的近端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弹性件为螺旋弹簧。
优选的,所述第二弹性件为弹簧。
优选的,在所述钉本体的远端距离端部1毫米处设置一个螺孔,阻挡钉穿过所述螺孔到达相对于所述螺孔的所述滑动件的侧壁。
优选的,在所述滑动件上开有阻挡孔,所述阻挡孔的位置与所述螺孔的位置相对应。
本实用新型可控持续动力加压髓内钉在保持原有静力型髓内钉特点的情况下能分解锁钉应力集中及应力遮挡,减少断钉,骨不连、骨延迟愈合的发生,不论行走还是站立骨折端均产生轴向、可控的、有效的压应力。同时还能在不增加程序的情况下使手术医师操作更加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可控持续动力加压髓内钉正视图;
图2为图1的A-A面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可控持续动力加压髓内钉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可控持续动力加压髓内钉结构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可控持续动力加压髓内钉附图中附图标记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董耀武,未经董耀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49047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