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采用旋转管壁测量管道声模态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490586.4 | 申请日: | 2015-07-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88495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20 |
发明(设计)人: | 刘海建;姚伍平;钱大帅;苏胜利;陈兆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九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H1/12 | 分类号: | G01H1/12 |
代理公司: | 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11120 | 代理人: | 刘芳;仇蕾安 |
地址: | 430064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采用 旋转 管壁 测量 管道 声模态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系统管路振动噪声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采用旋转管壁测量管道声模态的装置。
背景技术
对于大型舰船,泵几乎应用于所有的系统管路,泵作为典型的叶轮机械,当其结构存在导流环或导流叶片时,泵叶轮的转子叶片和静子叶片会发生强烈的干涉作用,当其与管路以及空腔结构耦合时会产生管道声模态。实艇曾发生过声腔共振现象,严重影响舰船的隐身性能。目前针对泵等系统管路水声的测试停留在水听器的测试线谱阶段,对于声模态并没有明确的分析测试方法。
针对此情况,需要一种能够有效捕获由于泵转子、静子叶片相互干涉激发的管道声模态测试方法。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采用旋转管壁测量管道声模态的装置,既满足减少精密测量对周向传声器的数目要求,又能够提取激发的模态值。
实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采用旋转管壁测量管道声模态的装置,主要由两个连接法兰、测试内管、两个密封圈、旋转把手及传感器组成;测试内管的两端分别连接一个连接法兰,两个密封圈分别位于测试内管与连接法兰之间;传感器垂直安装在测试内管壁面上,旋转把手固定于测试内管的壁面上。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所述测试内管的壁面上设有多个孔,传感器垂直安装于壁面上的孔内。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还包括刻度表盘,所述刻度表盘安装于连接法兰和测试内管上。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所述连接法兰和测试内管上刻录有角度刻表。
本实用新型测试装置工作时,通过两端的连接法兰将该装置连接于系统管路上,管内流的压力由测试内管承担,通过安装在测试内管壁面上的传感器测试频谱数据;然后通过旋转把手旋转测试内管的周向位置,使测试用的传感器位于管路不同的周向角度位置,旋转角度通过安装在连接法兰和测试内管上的角度刻度盘读取,或通过刻录于连接法兰和测试内管上的角度刻表读取,实现对管路不同方位上频谱数据的测试。
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测试管道声模态装置,可以采用周向旋转管道的方法实现少量传感器对管道声模态进行全方位的测试,减少精密测量理论要求所需要传感器的数量。
2.本实用新型测试内管安装传感器孔可以根据现场测试需求,可以在保证密封性的前提下适应复杂的测试环境。
3.本实用新型结构紧凑、安装拆卸方便,提高了工人施工、维修的便利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装置的侧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装置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装置的主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装置的左视图;
其中,1-连接法兰、2-测试内管、3-密封圈、4-旋转把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4所示,一种采用旋转管壁测量管道声模态的装置,主要包括:两个连接法兰1、测试内管2、两个密封圈3、转动把手4及传感器。
测试内管2的两端分别连接一个连接法兰1,接触面采用石墨润滑或润滑油处理;两端的连接法兰1通过均布的三个螺栓实现连接加固,连接法兰的其它孔用于连接前后管路;两个密封圈3分别安装在连接法兰1和测试内管2之间,密封圈根据密封压力可以进行调整;转动把手4焊接在测试内管2上,通过转动把手调整测试孔在周向的分布位置。测试内管2周向中间位置打孔,用以安装传感器,不安装传感器时用柱塞保证密封,或根据需求设计可替换的测试内管2,根据测试需求现场打孔。
为了确定旋转内管的角度,本实用新型可以采用刻度表盘实现,所述刻度表盘安装于连接法兰和测试内管上;或者,本实用新型也可在测试内管2和连接法兰1连接外壁面上加工角度刻表来实现。
应该说明的是,本具体实施方式只是对本实用新型所做的示例性说明而并不限定它的保护范围,本领域人员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做一些非实质性的改变,只要是不经过创造性劳动而对本实用新型进行的改进,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九研究所,未经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九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49058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