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的腔内肿瘤冷冻消融导管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520490978.0 申请日: 2015-07-09
公开(公告)号: CN204797986U 公开(公告)日: 2015-11-25
发明(设计)人: 吕世文;姜昊文;戚迪波;邢宗江;刁月鹏 申请(专利权)人: 宁波胜杰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A61B18/02 分类号: A61B18/02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315336 浙江省宁*** 国省代码: 浙江;3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新型 肿瘤 冷冻 消融 导管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的腔内肿瘤冷冻消融导管。

背景技术

自1963年Cooper开创液氮冷冻治疗器以来,通过临床应用取得了显著效果,近半个多世纪以来,一项新颖的医疗方法——低温外科,已在国内外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低温外科技术引入中国,各地区医院或医学研究部门与当地科研单位或工厂相结合,自力更生地设计研发出各种制冷门类的一批低温外科器械的试验样机,其中最常见的是手持式和软管柜式液氮冷冻治疗装置,提供给医院临床普及对人体浅表病灶进行冷冻治疗,当时低温外科器械在中国是缺门。

液氮输送软管和冷冻探针是传统液氮冷冻治疗装置中的核心技术器件;液氮输送软管通常用不同直径的两根不锈钢波纹管套叠焊接而成,将其夹层抽成真空形成隔热层;这种不锈钢真空隔热软管的加工工艺复杂、制作难度大、成本高,一旦真空度降低或管体受损就不能再使用。

自改革开放以来,因体制变革和受微波、激光等新医疗仪器被广泛应用的影响,国内几乎没有一家科研部门和工厂再问津低温外科器械产品的研发和生产,早年研制的那批实验样机也都相继损坏。目前的状况是:国内不仅没有新型低温外科器械产品问世,连简单实用质优的手持式液氮冷冻治疗器也欲购无门,无奈之下,有许多医院现又拿取棉花棒沾液氮涂沫的原始方式,来维持开展对皮肤浅表病灶的冷冻门诊工作。由此我国冷冻医疗事业跌入谷底,与国外水平差距愈来愈大。

随着技术进步,上世纪末美国低温医学科学公司(CMSI/SACC)首先研发成功CMS探索450(液氮)冷冻外科系统用于临床,实现了超声引导下,非开腹对人体内深层肿瘤进行低温手术治疗的愿景。近几年来国内有极少数医院花了三、四百万人民币,引进了美国CMS公司软管式ERBECRYO6超低温治疗系统;或购买了美国Endocar公司和以色列制造的、根据焦耳一汤姆逊原理研发的氩氦刀。用于探索超声或磁共振引导下经皮穿刺微创治疗体内的肿瘤。

冷冻治疗的主要原理是利用对局部组织的冷冻,可控地破坏或切除活组织的治疗方法。或称冷冻外科。组织快速冷冻,温度降到0℃以下,细胞内、外的组织液形成冰晶,细胞结构被破坏。继之细胞脱水,膜系统的脂蛋白变性,组织发生缺血性梗塞,营养缺乏,而终至坏死。在复温过程中,被破坏的组织蛋白质具有新的抗原特性,刺激机体的免疫系统,使之产生自身免疫反应。故冷冻治疗局部的原发恶性肿瘤时,远隔的转移瘤的生长可能受到抑制。治疗时可将致冷源涂布于治疗部位,也可用金属(或球囊)冷冻部接触或刺入局部组织。

冷冻治疗具有创伤小,疗效好,有效率可达90%以上,已成为多种肿瘤治疗不可或缺的手段。冷冻消融可以快速减轻肿瘤负荷,减轻病人痛苦,提高他们的生存质量,具有放化疗所不能替代的作用。

球囊消融导管可以使得病变组织的损伤更均匀,更透彻,提高远期的成功率,并减少复发,球囊消融导管较之于射频消融而言,球囊消融导管能保持细胞的整体结构完整,细胞周围的限位结缔组织不受破坏,消融部位细胞表面相对平滑光整。

目前市面上常采用传统的氩氦刀对肿瘤进行冷冻,氩氦刀采用低温探针设计,可针对较大型腔内的实体肿瘤进行穿刺冷冻,然而由于低温探针为全金属设计,故而刚性较大,不适合针对较小型腔内或非直线距离可以到达的肿瘤进行冷冻,氩氦刀头端探针的设计导致所述冷源较为集中,有效冷冻面积较小,对一些面积较大的肿瘤则需要多根氩氦刀配合使用,增大术者的劳动强度,增加患者负担,而在手术过程中,由于视野或操作范围的限制,多根氩氦刀的之间的相互间距往往不容易精确控制,有可能出现有效冷冻范围无法彻底覆盖整个肿瘤,从而导致冷冻不彻底的可能。

专利US20140058369A1描述了一种冷冻消融冷源分配导管,该专利提出了一种对冷源进行分配的构件结构,即缓冲单元,然而该专利的最有效冷冻区域主要集中在球囊的侧壁,且缓冲单元位于球囊近端或者中段位置,该结构适合于需要侧壁贴附的管状型腔。而对于囊状型腔则更需要导管远端进行贴附,且该专利的缓冲单元的远端与球囊远端无固定,球囊缺乏一个整体的支撑,球囊部分缺乏较强的刚性,该结构在进入一些较狭窄的管腔时,或者遇到阻力时,球囊容易变形折叠,甚至与缓冲单元产生摩擦而导致球囊破裂,增大了置入的难度与风险。

发明内容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胜杰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宁波胜杰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49097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