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输电线路拉动作业助力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491760.7 | 申请日: | 2015-07-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4885999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16 |
发明(设计)人: | 李春生;刘江川;郭晓峰;王海鹏;安卫中;张建彬;屠耀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电网公司;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平顶山供电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G1/02 | 分类号: | H02G1/02 |
代理公司: | 郑州红元帅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17 | 代理人: | 杨妙琴;徐皂兰 |
地址: | 10000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输电 线路 拉动 作业 助力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系统输变电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输电线路拉动作业助力装置。
背景技术
架空输电线路野外作业中作业人员在杆塔上传递物品,上下拉动传递绳传递物品,在此过程中,受重量、摩擦力、传递距离、地势限置,拉动传递绳既磨损皮肤,还拉不紧且费力,很不安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容易安装、拉动速度快的输电线路拉动作业助力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输电线路拉动作业助力装置,包括手柄和卡绳部件,所述手柄与所述卡绳部件固定连接,所述卡绳部件包括外壳构成的容纳腔、偏心制动棘轮机构、棘轮脱离压板和弹簧,所述外壳与所述偏心制动棘轮机构的凸轮之间形成传递绳的进出通道,所述偏心制动棘轮机构与外壳轴连接,所述棘轮脱离压板与所述偏心制动棘轮机构连接,所述弹簧与所述棘轮脱离压板连接。
所述凸轮的齿形为不对称三角形或不对称圆弧形。
所述外壳相对所述凸轮的一侧面部位为活动开合式。
所述手柄与所述外壳圆滑连接。
所述手柄为圆环形。
所述手柄的内侧设置按摩突起。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输电线路拉动作业助力装置,包括手柄和卡绳部件,手柄用来握持该助力装置,以避免卡绳部件碰触手部;卡绳部件包括外壳、偏心制动棘轮机构、棘轮脱离压板和弹簧,其中,偏心制动棘轮机构为现有技术,其凸轮的正面与外壁之间形成传递绳的活动空间,在传递绳的拉动作业过程中,传递绳与凸轮之间直接作用,凸轮逆时针转动,从而带动传递绳向前传递,即相对拉动作业前进方向的后部传递绳在传递过程中始终保持绷紧的状态,在停止的时候,通过棘轮脱离压板的压制,控制偏心制动棘轮机构使之停止运动,弹簧起到缓冲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结构新颖,操作简单、方便,可有效解决输电线路在拉动作业过程中传递绳不易向前传递,磨损皮肤等问题,辅助工作人员进行传递绳的拉动作业。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手柄,2-外壳,3-偏心制动棘轮机构,4-棘轮脱离压板,5-弹簧,6-凸轮,7-传递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一种输电线路拉动作业助力装置,包括手柄1和卡绳部件,所述手柄1与所述卡绳部件固定连接,所述卡绳部件包括外壳2构成的容纳腔、偏心制动棘轮机构3、棘轮脱离压板4和弹簧5,所述外壳2与所述偏心制动棘轮机构3的凸轮6之间形成传递绳7的进出通道,所述偏心制动棘轮机构3与外壳2轴连接,所述棘轮脱离压板4与所述偏心制动棘轮机构3连接,所述弹簧5与所述棘轮脱离压板4连接。其中,偏心制动棘轮机构3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技术手段,不再赘述。
此外,所述凸轮6的齿形优选为不对称三角形或不对称圆弧形。
为了便于传递绳的卡入,可在所述外壳2相对所述传递绳进出通道的进口和入口端设置将所述外壳2相对所述凸轮6的一侧面部位为活动开合式;活动开合式表示该侧面的外壳2是可以打开的,以方便传递绳7的卡入,活动开合式的实现可以采用磁力吸合式,或锁合式,所说的磁力吸合式即该侧面对应外壳2是靠磁吸作用闭合在一起,均有常规技术。
在上述实施方式的基础上,所述手柄1与所述外壳2圆滑连接,外形美观,防止皮肤划伤。
还可以是,所述手柄1为圆环形,容易握持,握持时手感舒服。
所述手柄1的内侧设置按摩突起,缓解手部疲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电网公司;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平顶山供电公司,未经国家电网公司;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平顶山供电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49176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双传动机械丝杆装置
- 下一篇:架空地线异物清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