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折叠童车有效
申请号: | 201520491945.8 | 申请日: | 2015-07-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75398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18 |
发明(设计)人: | 廖整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廖整辉 |
主分类号: | B62B7/06 | 分类号: | B62B7/06 |
代理公司: | 深圳华奇信诺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28 | 代理人: | 陈子勋 |
地址: | 425305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折叠 童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童车技术领域,特指折叠童车。
背景技术
现有的折叠童车,现有的童车,有很多款式,包括单人式童车和双人式童车,包括单轮式童车和多轮式童车,包括握推式童车和平推式童车,消费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以及需求来选择不同款式的童车。为了便于携带以及便于收存放置,人们设计出了可折叠的童车,目前市场上有很多这种可以折叠的童车,各具特色。为增加童车的安全性以及耐用性,童车上会使用较粗的管材,但是这种童车,还没有较好的折叠设计方案。
申请人于2015年3月30日,提出了一件实用新型专利申请,申请号为“2015201591297”、名称为“一种折叠童车”,申请人在该申请文件中提出了一种童车,它整体可以实现快速折叠、展开的效果,它可以承载较大的力量,对于使用较粗的管材的童车来说非常方便,在此基础上,为了增加折叠效果,特提出本专利申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折叠童车,该折叠童车解决了现有的童车所存在的:使用较粗管材的童车没有较好折叠方案的缺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折叠童车,包括底架、支架、旋转连接杆、转轴、前轮、后轮、底盘,前轮固定有拉手,拉手固定连接转轴,转轴连接联轴,联轴具有轴向成型的锥齿,旋转连接杆装配有伞齿,伞齿与联轴的锥齿啮合,联轴套设有旋转块,旋转块固定连接有拉动后轮的钢丝,转轴、联轴、伞齿、旋转块安装于底盘内。
旋转连接杆装有枢轴,枢轴的一端安装伞齿。
转轴的一端与拉手连接、另一端与联轴的一端连接;联轴与转轴连接的一端成型有锥齿、另一端套设旋转块、联轴卡块,联轴卡块安装于底盘内。
后轮有两个,拉动后轮的钢丝有两条,该两条钢丝交叉错位与旋转块安装。
后轮固定有后轮套,后轮套穿设于后轮套卡座内,后轮套卡座通过套管与底盘固定连接;后轮转轴套设于旋转固定套内,且后轮转轴与后轮套固定连接,旋转固定套与后轮套卡座固定;后轮转轴上开设有孔,后轮转轴内装有固定钢丝的钢丝辅助卡,钢丝辅助卡上装配有旋转插针,旋转固定套上开设限位孔,旋转插针穿过后轮转轴上的孔后位于限位孔内。
限位孔呈“S”型。
旋转插针分别位于限位孔的首尾两端时呈90度夹角。
联轴卡块与底盘之间设有扭簧。
钢丝的中间段加设钢丝端子卡,钢丝从钢丝端子卡穿过。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转动拉手可以使前轮旋转收拢,并且使支架和底架合拢折叠,同时还带动钢丝,使钢丝拉动后轮收拢,整体可以实现快速折叠,可以承载较大的力量,对于使用较粗的管材的童车来说非常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折叠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前轮部分组装的分解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前轮部分组装后的另一角度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后轮部分组装的分解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展开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见图1——图5,本实用新型折叠童车包括:底架1、支架2、旋转连接杆3、转轴4、拉手5、前轮6、联轴7、伞齿8、旋转块9、钢丝10、联轴卡块11、钢丝辅助卡12、钢丝端子卡13、后轮转轴14、旋转插针15、旋转固定套16、限位孔17、后轮套卡座18、后轮套19、后轮20、底盘21。
折叠童车,见图1、图2、图3,包括底架1、支架2、旋转连接杆3、转轴4、前轮6、后轮20、底盘21,前轮6固定有拉手5,拉手5固定连接转轴4,转轴4连接联轴7,联轴7具有轴向成型的锥齿,旋转连接杆3装配有伞齿8,伞齿8与联轴7的锥齿啮合,联轴7套设有旋转块9,旋转块9固定连接有拉动后轮20的钢丝10,联轴7的末端套设有联轴卡块11,转轴4、联轴7、伞齿8、旋转块9、联轴卡块11安装于底盘21内。
其中,旋转连接杆3装有枢轴,枢轴的一端安装伞齿8。
其中,转轴4的一端与拉手5连接、另一端与联轴7的一端连接,联轴7靠近转轴4的一端成型锥齿、另一端套设旋转块9、联轴卡块11,转轴4、联轴7上的限位配合结构在此不作赘述,另外,联轴卡块11与底盘21之间可以增加扭簧等复位装置。
其中,后轮20有两个,拉动后轮20的钢丝10也有两条,该两条钢丝10与旋转块9的固定,可以是分别安装于旋转块9的两端,也可以是如图中所示的交叉错位安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廖整辉,未经廖整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49194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